一清早,在第五次叫妞妞起床,孩子仍然赖在温暖的被子里之后,妞妞妈终于爆发了,把孩子的被子一掀,喊了一声“快起床!”于是,这天早上又是在妞妞哭哭啼啼的洗漱、哭哭啼啼的吃饭中过去了。
这样的早上,相信很多家庭都不陌生。每天早上要洗漱、吃早饭、送孩子上学,时间本来就非常紧张,孩子的不肯起床常常成为压倒母亲的最后一根稻草,叫孩子起床这件事儿往往以妈妈的发火作为结束。而孩子的一天却是从妈妈的吼叫开始的,加上本来没有睡醒的“起床气”,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妞妞会一直哭哭啼啼了。
日复一日,这样的早晨不但让所有人的早餐都“消化不良”,还可能形成恶性循环,让孩子形成不起床和早上情绪低落的惯性,影响可谓深远。为什么孩子早上不起床呢?
最直接的原因是睡眠不足
“晚上不睡,早上不起”已经成为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学龄前儿童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1-13个小时,上小学后孩子每天的睡眠时间是10-11个小时,对照这两个时间,可以先大致估算一下,孩子是否睡眠不足。
睡眠不足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因为深度睡眠时是大脑分泌生长激素的时候,民间也一直有“晚上长个”的说法。而大脑在孩子进入睡眠时,对一天的知识进行分类处理,缺乏睡眠会直接导致记忆力的下降。
所以要解决早上不起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晚上按时睡觉的问题。比如幼儿园的孩子,早上7:30起床,考虑到幼儿园中午会睡午觉1-2小时,晚上9点钟孩子应该入睡。可以跟孩子一起讨论确定上床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比入睡时间早半小时,因为孩子不是躺下就能睡着的。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要特别小心孩子晚上的“小动作”,有些孩子喜欢听着广播入睡,有些晚上还会偷偷的看看小说,甚至偷偷的看手机。这些导致孩子明明早早上床,却仍然睡眠不足。小编自从跟孩子约定,每晚把电脑交给我保管之后,孩子早上起床时的精神就好了不少。
另一个原因就是不想起床
除了睡眠时间不足,还有一种情况:孩子已经醒了,但是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特别在天冷的时候,更是如此。有这样的情况,家长朋友们要静下心来分析原因了。
有些孩子是单纯的贪恋温暖的被窝,这比较容易解决。孩子起床时在床边放个电暖炉,让孩子“烤着火”起来,很多孩子就没什么障碍了。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孩子潜意识里不想去学校,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早上不起床。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周末起得倍儿早,平时就起不来了,很可能有这样的因素在。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偷懒责备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不再跟你讲真心话,把孩子越推越远。相反,你需要更多的关心孩子在学校里的社交和学习生活。
首先,你需要给老师打电话,了解孩子近期在学校有没有什么异常。其次,可以找个轻松的时间,跟孩子谈谈心。问问孩子在学校“开心不开心”,“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或者“伤心事儿”,仔细听孩子讲出来,也许不仅能找到孩子“不起床”的根源,还能另有不少收获呢!
除了在“战略上”解决孩子不起床的原因,排除阻碍孩子起床的客观因素。在如何叫孩子起床的“战术上”,也有不少讲究。有些家长掀被子,大吼大叫,虽然能够把孩子“吓”起来,却可能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
有学者就曾发表研究报道说,人在处于平静的“睡眠”状态的孩子,被突如其来的“意外”惊醒,会导致突然的心跳加速、血压上升,带来的影响类似一次“醉酒”。突然的惊醒还会增加人的慢性压力,导致情绪抑郁。
那么早上要怎样叫孩子起床呢?小编总结了“两个一点儿”分享给大伙儿。
早一点儿
为了给孩子这个时间,最好提早一点叫孩子。很多家长心疼孩子起早,总是希望让孩子尽可能多睡5分钟,其实这可能反而让孩子早上更加昏昏沉沉。因为在“最后关头”叫醒孩子,很可能碰上孩子的“深度睡眠”。
在孩子深度睡眠时要叫醒他,对大脑的伤害是很大的。所以,最理想的方法是让孩子自然地醒过来。而自然苏醒需要从深度睡眠过渡到浅度睡眠,再逐渐清醒。这样醒过来的孩子不容易有“起床气”,也更清醒。
早一点儿把窗帘拉开,或者打开灯,让光线自然的影响孩子,帮助孩子自然从深度睡眠向浅度睡眠过渡,等到了确实该起的时候,温柔的亲亲宝宝,摸摸孩子的脸,孩子很自然的就醒过来了。美好的早上从温柔的抚慰开始,孩子一天的心情都会不一样。
放任一点儿
特别针对已经上学的孩子,早上磨磨蹭蹭,总让家长忍不住吼叫。小编也曾经是其中一员,每天早上“快点儿”这个词都要说上十几遍,心里火上房了,孩子还是不紧不慢的,实在让人着急。
突然有一天,灵光一闪,小编自己想通了!起床按时上学,这本来是孩子自己的责任,怎么仿佛变成家长的责任了?想通这一点,小编强迫自己“放任一点儿”,随他去。
从此,小编不再催孩子“快点儿”,等孩子慢悠悠弄好,送他上学,不问早晚,连续几天到校都在“迟到”的边缘。一周后,当小编起来准备叫孩子起床的时候,发现孩子衣服都已经穿好了,他还会随时看看表。显然,家长的“放任”,反而把责任交到了孩子手里。
早上起床这点儿事儿,看起来是小事儿,其实也真的不小。一天的心情从此起步,找到“起床困难户”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再加上一点点技巧和一点点“放任”,孩子的变化很快可以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