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们总免不了会想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文学的奠基者、“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其创作的《离*》、《九歌》、《九章》、《天问》等,对中国诗歌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人,更是一位深爱国家心系百姓的好官。可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的爱国热情和满腹才华却遭到奸佞猜忌、小人陷害,最终导致他被楚怀王流放。当时许多国家向他抛出“橄榄枝”。但他坚定地将自己的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与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宁愿自沉汨罗,也不愿背弃国家,显示了他高洁的品格和刚硬的气质。
我们小时候对屈原的了解,大多通过一部叫《屈原》的香港电影吧?
我记得那时候我还很小,对于电影中的很多情节,根本看不懂。但是当看到婵娟饮下毒酒香消玉殒时,我还是哭得稀里哗啦。
长大之后,我才对屈原有了更多的了解。尤其是读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屈原的描写,更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是怎样的矢志不渝,“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屈原,又是何等的悲壮和壮怀激烈。
我又重新将小时候看过的香港凤凰影业公司拍摄于1977年的电影《屈原》翻出来看了一遍,因为没有修复,所以画质很模糊。但童年时的记忆却如潮水般涌来。而对于屈原这个人物,也有了更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