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之前》剧终时,谭忠恕亲手在“水手”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并和刘新杰一起肃立敬礼。
谭:结束了,一切都结束了,水手说得对,对于这一切,我已经没有了信念。
刘:人没有信念怎么活下去?
谭:你的信念呢?
刘:我有。
谭:我知道你有,我也会找到的。别忘了我跟你说过的话,是走是留,你自己选择吧。如果你还能回来的话,就在他的墓碑刻上水手两个字,他应该被记住
刘:谁会记住他?
谭:国家,民族。
谭:你走吧。
刘:再见!
谭:再见!
然后两人各自坐上自己的轿车,镜头再次打在两人的脸上,两人都似乎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身处两个阵营的好兄弟,都一脸的平静,但是不难想象他们内心早已经是波涛汹涌,思绪万千了。
如今只能隔车相望,一句“撒油那拉”后,两辆车背道相驰,绝尘而去。
这时字幕打出:
“谭忠恕和刘新杰这对兄弟,这一生再也没有见过面……”
10年后再看该剧,我终于明白结局中的深意了。
01、谭忠恕和刘新杰既是一对好兄弟,又是两个阵营的人刘新杰从小是个孤儿,是谭忠恕的妈妈把他养大供他读书。他和谭忠恕两人一起上黄埔一起参军,共同抗日。在抗战时,刘新杰救过谭忠恕一命,两人更是过命的兄弟。
抗战胜利后,刘新杰来到谭忠恕的八局,正式成为他的下级。两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更是有着过硬的兄弟情分。
后来因为叛徒秦佑天供出八局高层有一名共党卧底,谭忠恕便开始把怀疑的目光定在了刘新杰的身上,其实他的内心非常矛盾和纠结,既想早日揪出这个内奸,又害怕揪出的内奸就是这个好兄弟。
最后,谭忠恕已经明白了刘新杰是共产党,可是他却还是把他放跑了。
当然这其中有兄弟情,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对自己效忠的党国已经深深失望了,国民党面对节节败退,一败涂地的局面,高层却还过着腐败和奢靡的生活,他知道自己已经是无法力挽狂澜了,心中也意兴阑珊,心灰意冷了。
其实,谭忠恕是一个有信仰的人,当时形势非常不妙,他依然殚精竭虑,制定了摩西计划和木马计划,为了将来撤退后的重建和潜伏做准备的。
可是,因为他不会和上层打好关系,为了工作不惜得罪了一些要人,所以导致了他遭到官场中人的暗算,被撤职。
小人当道,国民党内部腐败不堪,他原本信仰的三民主义,终于在他被撤职后彻底坍塌。
其实,每每看到大结局的时候,我总在想如果他能够幡然醒悟,弃暗投明,那么就更加完美了。
当然我不得不承认编剧更加了解人性和信仰。
虽然谭忠恕此时对他效忠的政党失去了信心,但是他的信仰依然没变,他说没有了信仰,只是对心中的信仰感到了迷茫。
但是这不代表他会倒戈一击,毕竟他的双手沾满了鲜血,他也不会像投机分子那样假装投诚。
所以他以悲剧收场是不可避免的。
谭忠恕于1949年离开上海去了台湾,旋即被扣押,对他的审查持续了三年。获释之后谭忠恕一家居住在台北,一直到1980年去世,他其实从来没有真正恢复过自由。
其实,老谭的名字也颇有深意,忠恕两个字的意思就是尽心为人,推己及人。
这既有对这个人物的遗憾之情,同时也是对他所效力的党国的讽刺之意。
02、水手段海平用死设局,无愧于自己的信仰水手段海平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地下党,本来他完全可以全身而退。
可是,为了胜利更加有保障,让刘新杰潜伏得更深,得到最机密的文件,不惜以自己的死来设局,最后以自己的牺牲换来了胜利,令人敬佩和崇拜。
段海平在被捕后,指认刘新杰之后慷慨赴死,不仅使刘新杰陷入了重重危机中,同时也使得谭忠恕以及手下感到茫然无措,猜不透段海平此举究竟有何弦外之音。
最后,在谭忠恕等人的努力之下,终于为刘新杰洗脱了嫌疑,并挖出了真正的“卧底”李博涵,这时的李面对同僚找到的一系列人证物证,百口莫辩,最后死在了丁三的手中,而木马计划顺理成章交到了刘新杰,那也意味着国民党谋划多年的潜伏计划彻底告吹。
当然,这个计策也非常凶险,不过一旦成功能够换来日后的安宁和平。
在制定这个计划时,段海平已经对八局的几个人的性格,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了如指掌。
段海平不愧为地下党的高层领导,他有着高超的智谋,更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谙人性,他知道谭忠恕作为一个老牌特务,自然不会轻易相信他的“招供”,当然也不会轻易去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