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在影院看这么长的电影,老实说,要不是冲着它在柏林电影节出现过,这档期的电影,《地久天长》不会位于观影单的前列。
可我还是走进去了,观影很感动,电影在几条故事线相互交叉下,完整的还原了上世纪共和国从知青返乡到房地产开发前后三十年小人物的悲哀与痛苦。
只是比小人物更难受的是,我觉得电影失去了某种东西。
难受主要集中在电影的后半部分,这样的难受不是因为电影拍得有多动人,而是反观现实,电影给的结局,恍惚间还是能看到如今社会在某些方面上“止步不前”的80、90年代。
我以为,对于一向重于商业利益的中国电影市场,能上映一部时长接近3小时的电影,一定会给人以现实般的冲击。
我以为,对于一部故事涵盖上世纪中国九十年代前后三十年的电影来说,它能一针见血,把该说的该判的托盘而出。
我以为,在波涛汹涌的历史长河中,有人能真正地铭记历史,用血的教训提醒后人,坚持本心。
可是没有,《地久天长》确实很感人,但那生硬且不知所以然的大团圆式结局使我对这部电影从期盼变成了后来的难过。
它仿佛在告诉我们,有些历史从来就未有改变过,所谓的大江大河,也不过是渺小个体的自我意淫,与不自量力地抵抗。
故事从刘耀军和丽云的儿子刘星的溺亡说起,到离家出走的养子周永福重新回到他们身边结束。
中间还夹在着知青返城、工人下岗、犯罪严打、国企改制、下海淘金、计划生育、房地产崛起等故事。
你能回忆起属于那个时代的事情,几乎都被导演讲述了。
可然后呢?
电影的结局是团圆了,但现实生活里,是这样吗?
比如国企改制,工人被迫下岗。
当厂长喊着“咱工人要替国家想,你不下岗谁下岗”的口号时,台下的工人静静地坐着,这样的冷静让我浑身一颤。
是麻木、是冷血、是反人性。
不用想都知道真正经历过那些事情的他们是怎么样的,是揭竿而起的,是大声质问“凭什么是我下岗”的,是愤怒地指着台上的领导喊道“要下你先下”的……
可是没有,电影很和睦,大家就像机器人一样接受着这个安排。
如今数十年过去了,我不明白这有什么好回避的。
是的,这段历史被重新讲述,观众观看得过程内心会有很大触动,但面对这样的结局你只想说:放屁。
根本就没有什么和解没有什么团圆,有的是人们经历过的历史点滴,愤怒也好悲悯也罢,终究都会埋没在尘埃中,可电影的意义就是刨出根,不求有多真,但也要遵循基本规律。
我知道该片有柏林版和内陆版,但大多数人也就只能看到内陆版,可这个版本,活生生地把观众撕裂成一个无智的幼儿。
这,是不对的。
对不住真正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更对不住因为这段历史的种种原因被无情白白牺牲掉的人们。
这滴眼泪永远不是因为觉得有了回忆才流了下来,而是因为回忆里有过遭遇、有过无奈、有过不堪,是因为曾经的痛苦与如今的幸福相对冲而流了下来。
比如独生的问题。
女主丽云因为二胎的原因,被领导强制堕胎,但影片里,男主耀军的情绪渲染远远不够,其他人的作法也不合理。
换做二孩开放、性也不再是可耻的一个年代,过早的*需要选择堕胎都要经历内心无数次的挣扎,这种挣扎不仅仅是失去一个孩子的痛,更是对一个生命的负责。
何况上世纪?
可电影对这事的结局是什么?
是曾经作为丽云的领导海燕,最后在即将过世时约了丽云夫妇见上最后一面;
是海燕的丈夫答应丽云夫妇给他们一套新房子;
是曾经失手导致丽云夫妇亲生儿子溺亡的浩浩在他们面前吐露二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段如此悲惨的经历,在电影里的结局里,就这样被三言两语几个镜头敷衍过去了。
那计划生育导致的真实情况是什么?
是愤怒和无奈,是无奈大于愤怒,是一场彻底的无能为力。
这样的无能为力,大到可以产生危害社会的暴力犯罪,小到家庭独自垂泪。
愤怒的反抗与被迫的和解,这两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和解可言。
可电影呢?结局就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悲!悲!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