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视频,运营当然很重要。但在开头得提醒大家,内容和运营,是1和0的关系。
运营技巧是锦上添花,可以帮助内容把数据效果做得更好,但前提是得有好内容。
而运营需要注意什么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发布技巧、粉丝维护、数据复盘、广告变现。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展开说了。
主要聊聊大家都比较头疼的流量问题。
短视频平台,绝对普遍追求【爆款】且【优质】的内容。
一条爆款视频,会给账号带来两大好处:①巨大的流量;②大量的涨粉。
但摆在很多创作者面前的,却是:辛辛苦苦做出来的视频,数据很糟糕。
有没有提升的办法?有,这得关注短视频平台的算法。
在算法中,以下数据非常重要:完播率、复播率、点赞、评论、转发、关注。
而在这六个数据中,完播率是最重要的。
我们说过,看短视频的用户很冷漠,基本只要5秒,他就能判断这条内容,自己是不是感兴趣,没兴趣就划走了。
所以,算法对优质内容的判断,就是用户的停留。
想要完播率高,开头就要一句话喊住陌生人、不断地抛钩子、造悬念,吸引用户往下看。当然,这些都是内容层面的方法论了,如需了解,可订阅专栏:9000万IP毒舌电影,内容心法大公开。
此外,在运营层面能做什么呢?有几个放大曝光的小方法。
1、什么时候发布流量最多?
理论上,肯定是选择用户最活跃的时间。比如几个常见的流量高峰时段:早上8点到10点,中午12点到1点,下午5点到7点,晚上9点到12点。
但具体到实操,这四个黄金时段,不一定对每个人奏效。
挑什么时间发作品,本质上是在考虑另一个问题:
你究竟想要给什么主要用户看?
你想吸引哪些人?
他们的作息习惯是怎么样的?
他们有什么浏览的习惯和节奏?
那从人的角度出发,这四个时间段也就对应四种行为。
早上8-10点,大部分人在赶路和吃早饭;中午12-1点,吃饭、午休的时间;下午5-7点,下班、晚饭时间;晚上9到12点,睡前时间。
接下来,就要具体到你的目标用户的作息时间了,
拿毒舌电影举例吧。在想象中,我们的用户是对电影感兴趣的影迷。
最开始,我们考虑过一个电影解说视频十几分钟,中午茶余饭后好像挺合适的。
后来发现也不对。
看电影是件很私人的事,大家不太习惯在办公室开着手机来看电影解说,不希望被别人打扰
看完电影解说,想要翻出来看全片,午休的时间显然不够。
最后,我们选了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发布。
这个时间,是大部分成年人最自我,最放松的时间。
上班族基本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有家庭的人,也辅导完孩子的作业。
确定了时间段,具体是10点整、10点半、还是11点发,我们也做了不同的尝试
不同的周期也会有一些差异化,像节假日、周末、工作日都会有一些不同。
同理,情感类的内容也适合晚上发,因为临睡前,正是大家最感性的时候。
有些类目会比较特殊,比如健康养生、医学科普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受众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他们的活跃时间特别早,甚至早到早上五六点,这时的年轻人包括小孩都还没起床,中老年人在这段时间就会刷刷抖音。
所以结合用户的习惯去定发布时间就会比较合适。
2、参加官方活动有流量扶持吗?
当然有,但活动的流量其实很有限,不要太依赖于流量扶持。同时,官方不会给个别账号流量扶持特权。
所以,大家参与官方内容扶持活动的时候,别只盯着“扶持”,更应该注意的是官方扶持的“内容”类型,去琢磨为什么平台要扶持这个方向的内容。
就拿影视类来说吧。
最早,影视类短视频大部分都是混剪类的。这样制作起来短平快,给用户也节省了时间,只要几分钟,就能看到一部剧最精华的部分;但这类内容创作门槛低,没有质感。对于用户来说,只是一时爽,奶头乐,并未提供更多增量信息。
于是,情节更完整、对创作者要求更高的影视解说出现了。
通过重新提炼剧情,文案的调整,重新组织,让用户可以更快地看完一整部电影,甚至颠覆他对某部影片曾经的印象。为此,用户愿意花费更长的时间了,这也是平台喜闻乐见的。
因此,后来越来越多的创作者加入影视解说的行列。
对用户来说,意味着选择变多,但也意味着同质化。
纯粹的剧情解说,已经没有当初的热度了。
那么,什么样的内容,能在接下来获得用户和官方更多的青睐呢?
——人格化IP。
粗略的理解就是,跟常规的影视解说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化。
略的理解就是,跟常规的影视解说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化。
你用幽默的口音,让用户一听就记住你这个人;要么你加入独特的见解,让用户赞同你的观点等等。
看自己的账号适合做什么,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类型,以及看官方做活动的时候在扶持哪个方向的内容,根据这个方向来调整自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