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义文
《野性的呼唤》是二十世纪福斯被迪士尼收购后出品的第一部电影,影片改编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杰克·伦敦的同名小说作品,讲述了一只名为巴克的狗,从养尊处优的生活被贩卖到阿拉斯加,辗转经历几任主人,受尽折磨,最终听从野性的呼唤回归森林并成为狼群首领的故事。过去,针对杰克·伦敦的这一经典文本的改编多达六次,甚至不乏动画改编,但改编效果褒贬不一,多数作品在是否忠于原著的“野性”精神上遭到观众诟病,此次由克里斯·桑德斯导演的影片,整体效果符合迪士尼一贯的“合家欢”风格,虽然赢得大部分观众的喜爱,但正是出于迎合观众的需要,影片进行的工业流水线式的类型化创作,导致叙事主题与原著小说相比发生偏移,原本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理念被消费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
类型化的电影创作
电影的类型化创作是指将电影作为一种文化工业产品进行生产的创作模式,该模式生产出的影片往往具有“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图解式的视觉形象”等特点,以符合观众的审美期待。抛却原著对影片故事表达的束缚,单纯看影片本身的创作,尤为符合这一特点。在情节设计上,类型片的情节通常遵循“平衡——打破平衡——建立新的平衡”的叙事模式,该片中,主人公巴克由养尊处优的家庭犬,到被贩卖并历经各种磨难,最后回归本性成为狼群首领的过程,正是对这一模式的写照;在人物塑造上,定型化的人物设计旨在确定一种可识别性,帮助观众最快进入剧情并对角色产生认同,影片中的巴克虽然在影像上是“狗”,但传播效果却是“人”,它具有一系列标签式的特征:勇敢、坚韧、乐于帮助别人、富有同情心……恰是只有道德化身的人才具有的特点,且这些特点容易引发观众对角色的好感,进而产生认同;在视觉形象的呈现上,影片集中展现了阿拉斯加的雪地、冰原、森林及驿站小屋等场景,这同过去美国西部片中的荒漠、酒馆等视觉形象在某种角度上具有相似性,固定的图解式的视觉形象,让情节与人物的背景处于单一状态,方便观众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剧情中。无论从哪一方面,《野性的呼唤》都符合传统的类型电影模式,同时,伴随时代审美的发展变化,类型化创作也会加入一些符合当下审美的元素,比如影片中的巴克虽然身躯庞大但也必须具备可爱的一面,以符合当下的“萌系”审美。
但事实上,该片不仅与原著中的情节、人物、背景形象等均有不同,而且同过去改编的电影版本也有差异,当然过去的电影改编也未必有现在的高度。原著中,巴克的内心充满复杂性,甚至不乏负面的一面;情节重点展示其生存的恶劣,甚至有同类相食的桥段;背景形象也险象环生,比如巴克最亲近的主人死于印第安人手中,巴克冒死复仇。当然,电影不必也不能将此内容完全影像化,但也不可通过类型化的创作趋于“造梦式”审美,其后果是偏离原著主题。
偏离原著的主题表达
原著创作于1897年,此时加拿大育空地区正在兴起“淘金热”,杰克·伦敦以此为背景进行小说《野性的呼唤》的创作。巴克所处的恶劣的生存环境,正是当时“淘金热”下的现实写照,人们被渴望金钱的*所支配,漠视生命,处处充斥着暴力和肮脏的交易,杰克·伦敦以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笔触,借狗的视角将其一一呈现,狗回归野性成为群狼首领的结局,表达出作者对所谓的人类文明感到失望,希望唤起人们最本真的人性。但是,被改编为影片后,类型化的创作趋向于消费主义和技术主义的表达,使故事呈现为一只狗离开主人回归自然的过程,主题全然失去了批判的一面。
在消费主义的层面,影片为了迎合观众的审美期待,制造更多的笑点、泪点,把原著中现实主义的场景剥离,进而加入更多娱乐性强的元素,如开篇巴克在法官家是一只被宠坏的家犬,其淘气程度颇有几分当下语境中的“哈士奇”形象;又如,包括巴克在内的一群雪橇犬被主人遗弃时,镜头重点给予狗与狗之间的相互偎依。笑点与泪点的情节的设计,让影片赚足观众的情感消费。在技术主义层面,影片因以狗为主人公,在拍摄难度上相对较高,所以加入大量CG技术,利用数字特效完成狗的各种表演,高科技的运用本来是锦上添花的元素,但由于赋予巴克过多的人的表情变化,导致“狗”不仅在传播效果中是“人”的形象,甚至让观众感觉在影像表现上一定程度也具备“人”的影子,这本就与再现式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相背离,技术成为主题表达画蛇添足的存在。因此,消费主义与技术主义的合流导致对人类社会文明的批判主题消失殆尽,《野性的呼唤》看不到“野性”,更像是《忠犬八公的故事》《一条狗的使命》等相似的主题表达。
纵观对小说《野性的呼唤》的电影改编史,鲜有特别成功的版本,现一般认为1997年拍摄的《野性的呼唤:育空的狗》较为贴近原著精神。事实上,电影的文学改编涉及两种不同艺术形态的表现方式,纯粹复现文学中的故事及主题未必出彩,但偏离甚至背离原著精神往往令读者群体的观众所诟病。文学、电影甚至其他艺术形式都是主题表达的载体,选择合适的创作表现形式才是改编的正确路径,显然类型化创作并不适合《野性的呼唤》的改编。(张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