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吾朗对父亲的情感又是爱恨交织,极其矛盾的,一方面对冠以动画大师头衔的父亲充满了崇敬和爱戴之情,另一方面也为父亲光环身份背负了巨大压力。
名人与儿子的关系难处理已经不是个例,如著名作家海明威也曾为日益疏远的父子关系痛苦不堪,长期无法走出父亲自*身亡的阴影。世界著名影星格雷高里·派克的儿子无法承受名人父亲带来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自*逃避现实,令人惋惜不已。
宫崎吾朗在童年时期就被工作忙碌的父亲忽略,成年后又生活在父亲名人身份的压力之下,长期积累的矛盾一触即发。在纪录片《动漫大师宫崎骏与长子宫崎吾朗300天的激烈交锋》中宫崎吾郎对记者说:“你是谁谁谁的儿子吧,每次说话别人都这么开头,仿佛对方看不到自己,而是父亲,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我非常厌恶这种感觉”。
虽然为影片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人们更为关注的是宫崎骏之子的身份,而不是他制作的影片本身,为此宫崎吾朗内心痛苦难言。
为了逃离人们关于宫崎骏之子的议论和证明自己的实力和存在价值,同时彻底摆脱父亲影子的悲惨命运,宫崎吾朗有意和父亲保持距离,坚持自身的创作理念不被同化。
日本文化传统的形成过程中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历史上“遣唐使”通过中日交流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带到日本,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家庭制度中的纲常伦理。
江户时代法律规定丈夫权利高于妻妾、父母高于儿女、嫡出子女于高于庶出子女、男性高于女性,这种身份等级制度划分被看作是日本家庭制度的基本形成。父权家长制又是日本的家庭制度的核心,它受到统治阶级的保护并具有各种权利,如主婚权、财产分配权、教育和惩戒权甚至有买卖子女的权利等。
父亲在家庭中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势,像“天”一样神圣,与家庭其他成员之间是主从关系。“纵然父亲如何无理,作为子女不能对父亲表示不满和反对,此乃天下之大法也在这种极其严苛的封建家族制度思想的禁锢和法律保护下,日本传统家庭中子女对父亲要绝对的服从以及礼与尊,家庭等级制度的形成一定程度上造成家庭成员对父亲的畏惧。
父亲对子女一言行举止有教育和惩罚的权利,子女也只能遵从父亲的思想意志。正如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所描述:“在日本有一个众所周知的谜语,若译成我们的谜语形式就是:‘想向父母提意见的儿子犹如一个想在头上长出头发的和尚,这是为什么?回答是:‘不管他多么想干也办不到”。
不遵从父亲的意志行为就是犯罪,要受到惩戒、禁锢和毒打,即使父亲惩罚子女导致他们死亡也不用承担责任和接受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