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经常听老人说,在把逝者抬下葬的路上,会看到很多液体从棺材内流出,而且发出难闻的臭味,如果要想把臭味消除掉,最好把逝者肛门堵住,这是为什么呢?又用什么东西堵呢?
古代的时候人死后不能马上下葬,一般会在家里停放几天,要进行吊唁,如果是夏天,身体会很快腐烂,古人认为“人有九窍,将它们堵住了,身体就不会腐烂,包括肛门”。
因此,嫔妃死后,玉石成了堵塞她们九窍的必备之物。
放到眼部的“瞑目”的玉石通常都是薄玉的形状,鼻子、耳朵、肛门这几窍通是玉塞的形状,嘴巴一般都是用玉雕刻成“蝉”的形状含在口中,寓意着蜕变重生,有着美好的祝福含义,而放到私密处的“玉圭”则大有讲究。
几百年或几千年后,一些盗墓贼会挖他们的坟墓,但他们仍然可以保持他们的身体完整,这真是令人惊讶!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拥有这样的条件来保持身体是不容易的!
原来,人死后会产生一些液体,这些液体会慢慢地从体内排出,随着这些液体的排出,身体会逐渐腐烂。这个时候就必须得堵住肛门,要不然散发出来的尸臭与病菌会对别人造成身体伤害的。
在古人眼中,玉石可以辟邪,保持尸体新鲜,永不腐烂。因此,人死后,玉石成了堵塞九窍的必备之物。
古人死后,在口、耳、鼻、眼、肛、阴九个孔窍放玉,分别称“玉琀”“耳塞”“鼻塞”“眼睑”“肛塞”“阴塞”,合称“九窍塞”。
古人如此细致的照顾遗体,据说,堵住了这九窍,能防止尸体腐烂,保持魂魄的完整,这既是一种心理安慰,也是有一定经验智慧的。
一、将遗体的肛门塞住,有哪些原因呢?
1、防止肛门排泄,维护逝者的尊严。从医学上讲,人的肛门处有一个“肛垫”,在平时肛垫会收紧,使得肠道内的排泄物不会外流,只有当收到大脑的指令之后,肛垫才会放松,此时人就会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