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还想在财务这行干下去,你就必须得考。
◆CPA值钱,它就能给你增添一层光环,在求职场上无往不利,升职加薪毫无阻碍。
◆CPA不值钱,它就是一个行业敲门砖,想进大所,想进大企业,没这个证书,对不起,你就进不去。
就拿会计行业现在最基础的证书——初级会计证书来举例,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证书其实已经没有什么考试的价值了,毕竟是最低端的,而且要当一个出纳或者小会计,没有这个证书也照样能干。
但是每年还是有很多人去报名考试,因为什么呢?不就是因为这个证书现在大家都有,所以我也不能没有吗?
理就是这么个理。
所以不要因为CPA值不值钱而去考虑要不要考,而是因为这是目前中国财会行业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才一定要去考!
我一个二本会计专业的学生,就是因为在大四那一年考过了会计、审计以及经济法三门,才成功应聘到了我现在的公司,并拿到了比同龄人高一个等级的工资的。现在我已经成功成为一名主管了,CPA证书绝对功不可没。
所以不用纠结你到底要考哪个证书,只要你打算以后就在财务或者金融行业里面混,CPA一定是这几个证书里面最有用的。
而中级和高级一类的证书是职称性质的,在国企和事业单位里面会更加有用,如果你打算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或者进入国企的话,最好在考下CPA的基础上再考个中级,然后等后续单位给评高级职称。
我自己也在前两年的时候把中级证书也给考了,打算过两年结婚之后看情况换一个更加稳定和清闲的工作。
当然如果你觉得会计行业内卷太过严重,考证的性价比不高,想换个行业,那么你完全可以抛弃所有的证书不考,去学个电脑以后当个程序员,或者去考法考,以后当律师之类的。
综上,想在体制外的财会行业里面混,就考CPA;想进体制,就考中级高级。想转行,就利用大学的空闲时间去学习其他行业的知识。
中国那么多证书和行业呢,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过其他的证书我也不太了解,我就讲一讲我考过CPA和中级证书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给迷惘的你答疑解惑。
一、在校生如何备考CPA?
跟中级考试还必须得有四年工作经验不同,CPA只要你的学历在大专之上都能考,所以对于我们这些高考完上大学的人来说,第一次考试的机会就在大四那一年夏天。
我也是趁着还在学校时间比较充足,就打算尽可能多考下几门,工作了之后就只用复习剩下的几门就可以了,没有那么累了。
1.如何选择第一年要考的科目?
会计专业的学生,如果不是在学校的时候一点没好好学,经常挂科的那种,一般都可以算作是有基础的了,起码对于那些专业术语都不用再费力去理解和解释。
所以在第一年的时候,就尽量多考下两门相对比较难的科目。
CPA一共6门,按照难度排序是会计>审计>财管>税法>经济法>战略。
其中,会计、审计和财管的难度是第一档的,税法算是第二档,经济法和战略算第三档。
我第一年本来是想考会计 税法 经济法 战略的,后来想想,我把简单的科目都考一大堆,然后一边工作一边复习审计和财管也太虐了,所以就还是第一年考会计 审计和财管里面的一个,再搭配一个简单点的科目。
所以第一年可以选择的科目一下子就有了三种排列组合:
①会计 税法 经济法 战略
这种组合其实有四门呢,耗时也不少,但是理解起来相对容易,如果你觉得自己基础一般,但是时间很多,那么选择这么报名完全可以。
②会计 审计 经济法
这种就是我选择的考试科目,审计对我来说比财管困难,所以我放在大四先考。而且会计和审计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所以这样的组合学习起来也能互相促进。
③会计 财管 战略
财管需要计算的内容特别多,可以说财管就是用公式堆起来的,所以如果是计算能力比较差的童鞋,复习起来会有点麻烦,但是财管比审计好理解。
战略呢,又是从财管里面分出来慢慢形成的一门科目,所以我会把这两门放在一起备考。
2.在校生可以考虑自学
当然不是纯自学,就是看教材,然后听课,刷题这样的模式。
①备考资料:
教材
教材就用官方教材,我相信你们老师上课肯定也说过这样的话——“考CPA的,一定要准备教材,哪怕你不看就放在家里供着!”
视频课
◆首先南文文CPA红宝课是必看的,可以弄明白CPA考试的全部考点并学会做题,只要把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和题目都搞定,过线还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就是各位老师的基础班,
◆比如张志凤老师的基础班我觉得比较适合有一定会计基础的童鞋来听。张敬富也很好,但是太基础和友好小白了,有点浪费时间。但是长投和合并部分,听其他老师听不懂的可以试一试张敬富。
◆审计可以听一听金鑫松老师的,这两年貌似也很有名,据说有事务所工作的经历,对于审计的把握比较准确。
◆财管的话,可以考虑一下闫华红,之前其实是有一位陈华亭老师来着,但是不幸去世了,课程当然就停滞了没有更新,目前比较好用的就是闫华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