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不是学位,是博士毕业后又没有正式教职或者研究职位前的过渡阶段,是"临时工"。因此要选择做博后的话,就要做好充分的心里准备和工作规划。
如果不做博后,博士毕业到科研单位,可以评到中级职称(10-8岗中的8级),高校就是讲师/助理教授岗位,研究所就是助理研究员岗位。按照一般的管理条例,2年后可以申请副高级资格,也就是副教授/副研究员岗位(7-5岗中的7级)。
如果国内博后,一般2年出站,如果业绩好,可以直接应聘高级(7-5级岗位),也就是副高级或者4级岗,正高级。如果国外做博后,合同一般是2-3年,按照业绩情况,同样可以直接应聘高级岗位(7-4)。
那么做不做博后和如何选博后位置就比较关键了。
如果能加入大的团队,且有人带,可以不做博后,因为有人带着上升得比较快;其他情况建议做博后。
而一旦选择做博士后,那么就又有几个选择:1)名校,2)牛组,3)钱,4)跳板。如果能兼顾,完美;如果不能兼顾,那3项中至少占一项;如果一项都不满足,一定不能去。
1)名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都是很好的经历!说出去也很有面子。早期的国家级青年人才仅凭剑桥的博士和博后经历 4篇文章就能拿下。
2)牛组,一定得发到大文章才行,虽然牛组也有很多炮灰,但是发大文章的概率大太多了,直接决定了找工作的层次。之前有个同事,手上两个offer:1个牛津的牛组,1个多伦多的牛组,不过牛津的牛组也正刊、子刊少一些,最后去了多伦多,半年就发了一篇nature energy。当然也有时间久的,在多伦多的牛组,2年发了一篇Science。这个级别的文章即便拿不到国家级人才,其他方面也不会差。
3)钱多,如果前两样都不占,找个必须有。通过2-3年,不能攒下文章,总得攒下点钱,能付个首付也是好的。
4)跳板,也就是说去的地方前三个都沾不上,但是可以作为去名校、牛组、钱多多地方的跳板,那是可以选择的。这种情况下,建议1年,不能呆太久。
当然,单纯地想出去见识见识,无所谓文章、钱途、职称,那只要去喜欢的地方就行。
除了以上的得失分析,个人理解:博后,是一个缓冲阶段,既可以为将来独立工作做好准备,又可以在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对于想在科研工作方面有所贡献的青年人员,还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