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位于贵州省西部、云贵高原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跨北纬25°19’44"至26°55’33"、东经104°18’20"至105°42’50",处于滇、黔两省,与昆明、成都、重庆、贵阳、南宁五个省会 城市的距离 约为300-500公里。总面积996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63%。市境东邻 安顺市 ,南连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西接 云南省曲靖市 ,北毗 毕节市 。
春秋时期,为牂牁国地。
战国时期,为夜郎国地。
郊区风光
秦统一中国后,属马郡汉阳县地。
汉代,分属牂牁郡夜郎县、宛温县、平夷县、犍为郡汉阳县、鄢县。
三国时,分属“南中”的牂牁郡平夷县、兴古郡宛温县,魏仍分属平夷县、宛温县;晋为平夷县、宛温县地;隋为爨氏所有,未入职方。
唐代,隶汤望州、盘州。
宋代,为罗殿国、罗氏鬼国、于矢部地。
元代,分属普安路、普定路、八番顺元宣慰司。
明代,分属普安府(州、卫)、西堡长官司、贵州(水西)宣慰司。
清代,置水城厅、普安州(厅)、郎岱厅。
民国时期,置水城县、盘县、郎岱县。
郊区风光
解放初期,建制未变。
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工作会议精神,国家计委和煤炭工业部经过调查对比,决定在贵州西部煤藏丰富的六枝、盘县、水城三县境内建立煤炭基地,六盘水这个组合性的专名由此而得。接着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矿区(后改特区)作为煤炭基地相继成立。
1966年,中央批准成立六盘水地区工业建设指挥部。
1967年10月,六盘水地区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成立,六盘水开始成为一个政区,下辖三个特区。
1970年12月分隶安顺地区、兴义地区、毕节地区的郎岱县、盘县、水城县分别与六枝、盘县、水城三个特区合并,合并后仍称特区,隶属六盘水地区。
1978年12月,地区改为省辖市,市革命委员会驻水城特区。
198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水城特区,分设钟山区、水城县。市人民政府驻钟山区。
1999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消盘县特区,设立盘县,以原盘县特区行政区域为盘县行政区域。县人民政府驻红果镇。至此,六盘水市辖一特区两县一区,为六枝特区、盘县、水城县、钟山区。[7]
2017年11月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签发《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的批复》(黔府函〔2017〕222号),批复:同意将钟山区凤凰街道石龙村、石桥社区、双龙社区划归水城县双水街道管辖。
地质
土壤类型主要有黄壤土类、山地黄棕壤土类、山地灌木丛草甸土类、石灰土土类、紫色土土类、水稻土土类、潮土土类、沼泽土土类8种,分为24个亚类,74个土属,141个土种。土壤面积933.03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2.74%。黄壤是境内地带性土类,面积422.32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50.62%。市境大地构造属扬子准地台上扬子台褶带。位于扬子准地台(I级构造)上扬子台褶带(II级构造)的威宁至水城迭陷断褶束、黔西南迭陷褶断束以及黔中早古拱褶断束和黔南古陷褶断束的极西边缘。[11]
地形地貌
六盘水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中部因北盘江的强烈切割侵蚀,起伏剧烈。一般地区海拔在1400至1900米之间。地面最高点在钟山区大湾镇,海拔2845.7米;最低点在六枝特区毛口乡北盘江河谷,海拔586米。相对高差2259.7米。地貌景观以山地、丘陵为主,还有盆地、山原、高原、台地等地貌类型。[11]
气候
市境属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受低纬度高海拔的影响,冬暖夏凉,气候宜人。年均温13至14℃,1月均温3至6.3℃,7月均温19.8至22℃。年降水量1200至1500毫米。无霜期200至300天。由于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地区气候差异明显。全市总水量约142.1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体平均年流量64亿立方米,地下水体年平均流量52.68亿立方米表水体(不计界河水)25.5亿立方米。[11]
表:市中心区分月多年平均气象要素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平均气温 3.1 4.8 9.4 13.6 16.5 18.3 19.8 19.2 16.6 13.0 8.8 4.9
月平均最高气温 7.4 9.2 15.1 19.4 21.5 22.6 24.4 24.3 21.3 17.2 13.1 9.5
月平均最低气温 0.3 1.6 5.3 9.4 12.8 15.1 16.6 15.7 13.5 10.2 5.8 1.8
月平均日照时数 85.0 89.3 142.5 157.5 143.9 117.6 162.0 168.4 122.2 94.5 94.3 95.1
(参考资料来源:[12])
水文
六盘水市地处长江、珠江流域分水岭地带,大致以滇黔铁路为分水岭线,以北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以南属珠江水系。乌江水系在市境以三岔河为干流,地处北部地区,包括水城县、六枝特区及钟山区的部分地区。珠江水系以北盘江为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市腹部,南盘江支流分布在南部边缘。
全市长10公里以上或集水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1条,其中乌江水系14条,珠江水系57条。按流域面积划分:10~50平方公里的河流24条,51~100平方公里的19条,101~500平方公里的19条,501~1000平方公里的3条,1001平方公里以上的6条。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67公里。境内河流除几条干流外,多属雨源性河流,源匮流短,枯水季节常出现断流。
矿产资源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矿种有煤、铁、铅、锌、铜、锑、镍、铀、钻、银、硫铁矿、硅砂、石灰石、白云石、大理石、萤石、方解石、冰洲石、重晶石、海泡石(石棉)、锗、镉、镓、铟、铱、镧、砷、水晶、油页石、石膏、水泥配料黏土等30余种。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铅、锌、铀、镍、银、锗、镉、镓、铟、硫铁矿、石灰石、白云石、萤石、石膏等,其中以煤、铁、铅、锌储量为多。煤储量居全省之首。六盘水煤田可靠储量711亿吨(2000米以内),探明储量164亿吨(普、详、精查),垂深1000米以内可靠储量413亿吨,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埋藏浅。市境因此素有“西南煤海”、“江南煤都”之誉。[14]
水资源
金色妥乐
六盘水境内水资源主要源于天然降水。1999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2.61亿立方米,重复主算量22.61亿立方米,总水资源量81.49亿立方米。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给,转化频繁。地下水循环交替强烈,化学类型简单,以低矿化度重碳酸盐类淡水为主,除局部轻度污染外,大部分地区水质良好,适合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过境客水主要为北盘江及三岔河干流客水。北盘江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23.5亿立方米,三岔河多年平均入境径流总量13亿立方米,总量36.5亿立方米。由于河流切割深,农田灌溉难于利用。全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6.65万千瓦,平均每平力公里土地拥有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17.66千瓦。可开发水力资源70.68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9.84%。[14]
植物资源
坡上草原风光
六盘水市内野生植物种类繁多,按用途分为牧草类、药用类、果类及其他类4个类型。牧草类植物有40科192属514个种。药用植物略计700余种,主要品种195种。野生果类有刺梨、猕猴桃、棠梨、山楂、樱桃、葡萄、批把、杨梅、草莓等。其他有用野生植物有毛栗、毛脉山栎、青冈子、蕨类、火棘、野生茶树、苦酊茶、八角、花椒、棕榈等。市境乔木树种及竹种223个,分属62种、140属。其中有国家一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松,二级保护树种伞花木、香果树、银杏、杜仲、十齿花、光叶珙桐、鹅掌楸、红豆杉、野茶树,三级保护树种银雀(瘿椒树)、黄杉、西康玉兰、三尖杉、檫木、厚朴、清香木、木荷等;有省、市珍稀树种木棉、紫树、复叶栾树、黄连木、香楠、毛黑壳楠、山桐子、黄牛奶树、火绳树、贵州紫薇、红花油茶、灯台树等。具观赏价值的树种有滇杨、杜鹃、大官杨、沙兰杨、水杉、垂柳、法桐、女贞、枫杨、冬青、雪松、玉兰、木槿、龙柏、凤尾柏、木芙蓉、郁李、桂花、夹竹桃、山茶、罗汉松等。粮食作物有玉米、稻、马铃薯、麦、大豆、荞等。玉米产量居全市大田作物之首,队以稻产为大宗。经济作物有油菜、烟草、花生、茶、麻类、棉、糖料、蚕桑、芝麻及其他油料作物。所产水果分属12科22属计30余种。[14]
动物资源
明湖公园
六盘水市的动物。鱼类有35个品种,分属4目8科。其中本地鱼21个品种,分属4目7科;省外和国外引进品种14个,分属3科。两栖类动物共18种,分属有尾和无尾2目7科。其中大鲵(娃娃鱼)属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贵州疣螈、蓝尾蝾螈为稀有品种。爬行类动物分属龟鳖目、蜥蜴目、蛇目,有8科33种。野生鸟类品种繁多,数量不明,常见50余种,分属13目21科。稀有珍禽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鹳、白冠长尾雉;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三级保护动物鸢、苍鹰、鹊鹞等。哺乳类野生动物有52种,分属8目23科。其中珍稀种类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南虎(野生华南虎现已绝迹)、黑叶猴、金钱豹(市内未发现)、云豹、斑羚、苏门羚;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穿山甲、林麝;国家三级保护动物西南黑熊、大灵猫、小灵猫、豹猫。
人口
2016年,六盘水年末常住总人口290.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万人。全市人口出生率13.14‰,比上年上升0.75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6.13‰,比上年上升0.56个千分点。[15]
民族
2016年,六盘水少数民族人口89.27万人。全市共有少数民族44个。1万人以上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水族、7个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