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在海边的人家,大都对于大海的馈赠记忆深刻,各种新鲜的海味,充斥着味蕾,带来特别的情怀。除了那些参鲍之类的高级珍馐,其实能够引起回味的的,还有那些遍及海岸礁石缝隙的小生物,比如小型螺貝之属,它们才是简约餐桌上的常客,丰富着人们的餐饮生活。
如今日子好过了,食物不再匮乏,但这些海味小吃却不那么常见,甚至变成一定程度的稀罕物,作为冷门,始终占据海鲜市场的一席之地,不常见,也不曾消失。只是会吃爱吃的人,才会有心寻找它,品味其中承载着的旧日情怀。
胶东地区的人,称呼海味都有自己的"密码",比如贻贝叫做"海红"、牡蛎叫做"海蛎子",琵琶虾叫"虾虎",蛤蜊叫做"嘎啦",等等。单说小型螺,被叫做波螺,又有香波螺、辣波螺、大海螺等等,今天要说的是一种叫"吸波螺"的美物。
年节"美食",平时少见
吸波螺这东西,平时不太多见,尤其是日常农贸市场上,可以说是罕有,即便有个别摊贩售卖,也不过是零打零闹的一点点,毕竟识货的不多,爱吃、会吃的更少。
年前腊月里有买年货、赶大集的,采购不同的年货商品,老青岛们都知道去哪几个传统集市,比如王哥庄、李村、沙子口、浮山所大集等等。售卖海货最集中、质量也最好的集市,无过于沙子口海货市场。想买到上好的吸波螺,就得在这里找。
在懂行的老青岛眼里,吸波螺可是集市上的抢手货,他们多数是有经历、上年纪的,对这个东西颇有些感情,毕竟小时候都吃过,也不是什么高贵的海味,但是如今看来,却是识货的人当宝。所以就算到了大型集市,想吃到它也得细心找,可能偌大的市场,只有一个、两个摊位售卖,一晃眼也许就错过了。
凡是海味,都有个肥瘦鲜嫩的季节,就像啥时候虾美、啥时候蟹肥,都有一定的规律,老饕们自然知道什么时候该吃什么,什么时候该买什么。青岛地区售卖的吸波螺,都出自烟台地区的莱州湾,本地虽然也有产出,但不会大批量成规模。
推车叫卖,称量随意
卖吸波螺的摊贩,应该是比较幸福的。无需多大的铺面,甚至不用撂地占位,一个小推车足矣。车里放着个蛇皮口袋,青岛人叫它"编织袋子",里面装了慢慢的吸波螺,总得有几十斤的样子,都是趁新鲜的时候提前煮好。此物出水久了,失去鲜味就不值钱,据说明白人可以凭外观即可分辨好坏,实在是饕中高手。
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发展,这东西的售价也逐渐上扬,从小时候的几分、几毛,到早些年的三块两块,再到前两年的七八块钱往上,不知道今年价值几何。海味价格波动最大,所以,去海鲜饭店就餐,一般菜谱上只标明"时价",也是这个道理。
一般来说,吃这个东西,多数不会买多,解个嘴馋即可。螺壳太硬,不好往外装,编织袋又沉,倒不出来,所以摊主们都有特制工具,一个粗铁丝做成的小笊篱,往袋子里一插,凭借经验一估摸,三两下就差不多够数。
买家也不计较斤两,装好了付钱走人,就算有计较的,摊主再抓上一把,就皆大欢喜。摊主拿着钱随手就揣到腰间的包里,就这么干脆利索。如果是外地人看到这一幕,恐怕也要嗔怪青岛人的实诚,"买货不称"、"收钱不数"。他们恐怕理解不了海边儿女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