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四肢短短躯体长,眼睛圆圆耳朵小,它是游泳健将,还颇具“懒蛋”特质——白天睡大觉、夜里来捕食,身披油亮油亮的咖啡色“皮草”,它是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以及顶级食肉动物。
它有不少“昵称”—— 獭猫、鱼猫、水狗、水毛子、水猴,这家伙伙食相当不错,鱼、小鸟、青蛙、虾、蟹及甲壳类动物都是它的猎物,它就是水獭。
日前,由中国多个NGO、科研组织及相关保护部门联合发布的水獭生存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水獭虽正“回归”公众视野,但研究与保护尚处于起步阶段,生存现状“喜忧参半”。
◆◆
关于水獭本“獭”
◆◆
从青藏高原到沿海岛礁、从北方森林到雨林山溪,历经百万年演化,水獭占据了全球淡水及近海生态系统中食物链顶端。
水獭是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种以及顶级食肉动物,对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以及完整程度有重要指示作用,在中国分布的主要为欧亚水獭、亚洲小爪水獭及江獭。
水獭是食肉目鼬科水獭亚科动物的统称,全球现存共7属13种。几乎占据了除澳洲和南极洲外全球各种类型的水生环境。
在北美洲,有广泛分布在各种水体当中的北美水獭,以及分布于太平洋北岸和东岸可直接饮用海水、利用工具在海洋中取食棘皮动物和软体动物的海獭。
度过巴拿马地峡,在全球生物多样性最高的南美洲大陆,有群居在密林缓慢溪流当中、几乎专性食鱼的巨獭,生活在中南美各种水体当中主食移动缓慢底栖鱼类的长尾水獭,栖息于南美洲最南部、独居并主食蟹类的智利水獺以及栖息于南太平洋东岸并完全适应海洋生活的秘鲁水獭。
在非洲,有广泛分布在撒哈拉以南开阔水域中集群生活的斑颈水獭,小爪水獭属中体型最大、群居食蟹的非洲无爪水獭,以及独居在雨林当中主食蚯蚓的刚果无爪水獭。
撒哈拉沙漠以北的非洲和广袤的亚欧大陆的各种水域当中,生活着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已知栖息海拔最高的欧亚水獭,在南亚至东南亚,则栖息有集群围捕鱼类、偏爱石质水滨的江獭,体型最小、集群生活并主食蟹类的亚洲小爪水獭,以及分布局限于东南亚并最不为人知的毛鼻水獭。
◆◆
中国最大的欧亚水獭
栖息地在这里
◆◆
中国绿化基金会副秘书长陈美娜坦言,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以及公众关注度的提高,在三江源、广东珠海、四川唐家河以及新疆阿勒泰等区域,诸多机构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记录到水獭的活动。
长期在三江源地区从事水獭研究的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韩雪松介绍,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红外相机在青海玉树州州府所在地结古镇周边巴塘河、扎曲河共记录到欧亚水獭近千次。
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自然保育主任、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水獭专家李飞介绍,2017年已与海南省吊罗山林业局合作,开始亚洲小爪水獭基础调查与研究,过去两年间,红外相机成功记录到亚洲小爪水獭影像。
过去几年间,欧亚水獭虽在长江、黄河及澜沧江源头频频露脸;亚洲小爪水獭仅少有记录于云南和海南偏远山溪;而江獭在近30年间尚无踪迹可寻。
由中国15家保护组织联合撰写的《2019中国水獭调查与保护报告》发布,显示中国自然保护区内的水獭潜在栖息地约为21万平方公里,青海三江源、西藏雅鲁藏布江及四川长沙贡玛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能保有中国目前最大的欧亚水獭栖息地。
“对于亚洲小爪水獭以及江獭,目前甚至缺乏足够的信息以供分析。”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张璐说。
◆◆
水獭生存仍面临威胁
保护亟待加强
◆◆
据《2019中国水獭调查与保护报告》显示,栖息地退化与丧失、科研兴趣及投入有待加强、官方保护体系及能力有待完善、公众认知有待引导以及栖息地破碎化名列中国水獭面临诸多诸多威胁“TOP5”,而非法猎*及贸易仅位列第9。
近年来针对水獭种群的保护,中国官方及民间亦有多种尝试。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2019年1月发布《关于在三江源头水域禁止外来鱼种随意放生的通告》,明确表示这对改善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及欧亚水獭种群繁衍将产生深远影响;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与青海玉树州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开展欧亚水獭栖息地修复等。
此外,2019年4月,由民间保护组织“守护荒野”发起水獭保护众筹,在为期35日的众筹活动期间发行《水獭先生的邻居》衍生品、分享水獭保护故事,筹款超过56万元人民币,利用“流量”拉近水獭与公众间的距离。
“水獭的生存需要干净的水质、充分的鱼类食物以及隐蔽的栖息地,因此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水獭的生存状况是中国河流状况重要的指标之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说,希望通过水獭,让公众来重新关注中国的河流以及湖泊。
报告还显示,就已开展水獭调查、研究和保护的地点而言,水獭受胁程度似乎由西部地区向东南沿海逐渐增强;“栖息地退化与丧失”,“科研兴趣及投入有待加强”以及“官方保护体系及能力有待完善”或为中国水獭所面临的最紧迫威胁。
在国内,对于水獭的调查和研究工作直到近年才见开展,但社会关注、科研兴趣以及保护投入仍严重不足,对此,专家建议,应更新水獭保护级别,完善管理体系,加大调查力度,通过制定保护行动计划快速保护已发现种群,应对水獭周边潜在栖息地进行快速调查与科学恢复;提高科研兴趣,加大研究投入,通过对于水獭的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来指导实地调查和保护工作;增强科普宣教,引导公众认知,发动社会力量,通过公民科学等形式掌握水獭分布情况,明确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