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在生活中比较多见,需求量也比较大,主要是因为它的营养价值很高,所以特别受欢迎,因此在我们国家的种植面积也较大。对于菜农们来说,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提高韭菜的产量,想要达到这个目的的话,韭菜分蘖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分蘖到底是怎么回事?而韭菜在什么时候才容易分蘖?下面来给菜农们介绍相关的知识。
在韭菜生长的过程中,鳞茎的顶端只有一个生长点,如果幼苗没有充分长好或者是植株出现了营养不良的情况,那么生长点就会不断长出幼叶,使植株始终处于生长的状态,当职中积累了一定的营养后,在靠近生长点的位置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生长点,这个生长点被称为腋芽,有的时候直接就出现两个新的腋芽。
刚开始新的腋芽会被包在叶鞘里,随着植株的生长,腋芽也会逐渐增粗,然后从叶鞘里面出来,成为一个新的植株,而这种情况就是分蘖。分蘖的多少直接影响到了韭菜的产量,因为分蘖不仅可以让韭菜变得更加壮实,也可以延缓衰老。当韭菜到达了一定的程度,老的植株就会死出,那么就会分出新的分蘖,从而让旧菜的寿命可以延长,产量也因此会提高。
不过韭菜的分蘖能力如何,主要也是看韭菜的品种及种植条件,如果种植条件良好的话,春天播下的种子在七八月份就会形成分蘖,而分蘖的植株占到一半左右,甚至有的植株还会形成两个分蘖,一般两三年生的韭菜生长的最旺,分蘖的能力也是最强的,有的植株在三年后可以分蘖出几十株的韭菜。
不同的品种,分蘖能力也存在差别,通常窄叶型的品种要比宽叶型的品种分蘖能力强,所以想要提高产量的话,一定要选择适宜的品种,但也不能一味的追求韭菜的分蘖能力却忽略了其它的问题。如果是分蘖能力特别强的品种,茎部可能不是那么粗,叶子也没有那么宽,同时衰老的也比较快,所以具体选择什么样的品种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不能盲目的只注重分蘖能力。
韭菜分蘖多少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种植密度、收割次数和水肥的供应等,要是在这些方面存在不足分蘖的次数就会减少,而每次分蘖的株数也会受到影响。当然在一切都很适宜的情况下,分蘖次数也不是会无限制的增加的,如果这样的话,老植株也会死亡,所以等到一定的时间后,植株就会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分蘖的次数不但不会增加,还有可能减少,这样的植株就不能够再继续生产了,必须要更新。
每年韭菜分蘖有两次高峰,第1次是6~7月,第2次是10月,所以4~5月和8~10月是韭菜生长最旺的时候。通常在幼苗的植株长到5~6片叶时,养分已经积累的差不多了,韭菜很快也将要发生分蘖,具体分蘖的次数也要看品种,如果是一般的品种,每年可以分蘖2~4次,每次会长出2~3个分蘖,如果营养条件比较好,韭菜有可能出现7~8个分蘖,有的品种还会达到20多个。
韭菜不分蘖的原因是什么播种时间:韭菜之所以不分蘖跟种植时间有很大关系,虽然韭菜的耐热性和耐寒性都比较强,但也不是说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韭菜的,最适合的时间是4~5月份,这个时候低温会逐渐回升,空气的湿度也比较适宜,最适合韭菜生长,如果选择夏天种植的话,就会影响到韭菜发芽和分蘖,因为韭菜籽的抗热性比较差。如果选择在秋天种植,韭菜在刚长出来没多久气温就会下降,那么就会影响到韭菜分蘖。
种植密度:很多菜农为了提高自己的产量,加大了种植密度,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种植的密度过大,分蘖出来的韭菜就没有足够的空间来生长,从而影响到了韭菜的分蘖能力,但种植的密度太小也不行,这样会影响最终的产量,使土壤资源浪费,因此菜农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合理的控制种植密度。
收割次数:大家都知道在种植韭菜的过程中可以收获很多次,但这个次数也是有限的,主要是收割的次数过多,对韭菜的生长也是不利的,还会影响到韭菜的分蘖能力,所以收割的次数不能太勤,而且在收割时间上也要控制好,一般三伏天和入冬后要停止收割。如果收割的次数太多,很有可能导致韭菜的营养不足,因为土壤中的养分也是有限的,那么就直接会影响到韭菜的分蘖能力。
肥水问题:虽然说韭菜自己的再生能力和分蘖能力都很强,但在韭菜的生长过程中,肥水的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韭菜要收割很多次,最终的产量比较大,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为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很大,要是在这两方面存在不足的话,就会直接影响到韭菜的分蘖能力,对韭菜的生长影响也非常大,那么最终就会影响到产量,所以肥水的问题一定不能忽视。
想要提高韭菜的产量,就要保证韭菜的分蘖能力,只有长出独立的新植株,才可以让韭菜更好的延续下去,从而提高最终的产量。可以看得出来韭菜的分蘖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随着株龄的增加,韭菜的分蘖能力也会逐渐减弱,所以韭菜的生产周期也不能太长。哪怕是再强的分蘖能力,也是有限制的,这一点菜农们要清楚,不能只顾着非常分蘖,而忽略了植株的情况,要是不能够做到及时更新,对最终的产量影响也是非常大的,这些都是需要菜农们去了解的,否则产量也无法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