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哭声是他们表达诉求的唯一途径。不管是饿了、尿了还是生病不舒服,都会通过哭声来传达。对于一些新手爸妈来说,宝宝一哭,自己就束手无策,不知道从哪里下手。
当宝宝放声大哭时,部分家长会有这样的动作:抱起宝宝,来回的使劲摇晃,或者拍打宝宝。有时候,这招挺管用,宝宝被摇一摇就睡着了,或者是拍着拍着就睡着了。第一次这样做管用,很多家长好像找到了窍门,每当孩子哭时,就用这一招。
但是,小编提醒,这种行为是一种误区,不提倡使用。也就是说,小宝宝是不能使劲摇晃、使劲拍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原因吧!
01、“哄娃时不停摇晃”,这是很多新手爸妈容易进的误区一般情况下,孩子哭闹是有自己的原因,如果孩子不停地哭,且揉眼睛、打哈欠、蹬腿儿,情绪比较烦躁,这说明孩子“困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采用抱睡的方式,且上下左右地来回摇晃,目的虽然是想要宝宝尽快睡着,但是却适得其反,宝宝越哭越厉害。
其实,宝宝这是被摇晃的不舒服,加上本身就“闹觉”,所以才会哭个不停。我们这里所说的“不舒服”,很可能就是“摇晃婴儿综合征”,新手爸妈一定要注意!
“摇晃婴儿综合征”,指的是婴儿被摇晃后造成的脑部血管和神经的损伤现象。当然,这种现象严重了有可能是不可修复的,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不可逆转的影响。
这是因为:
1、宝宝血管脆弱,剧烈的摇晃可能会引起颅内血管破裂;
2、宝宝的颈椎发育还不成熟,剧烈的摇晃可能会伤到颈部肌肉;
3、长时间的摇晃哄娃可能会让宝宝的脑部神经受到损伤,影响正常的健康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