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老师就会要求家长在书包里面给孩子准备好备用的衣物以及隔汗巾。尽既然幼儿园里面有这个要求,也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准备就是了。
经过今年的疫情之后,孩子开始上大班了,我要求他每天自己整理书包。
开学第一周的一天晚上,临睡前他自己整理书包的时候突然跟我说“妈妈,隔汗巾我以后就不带去学校了,行吗?”
“为什么呢?”我顺口问了下。
“以前汗湿了之后,冯老师总是帮我换衣服的,隔汗巾没有怎么用,而且吴老师说带衣服和隔汗巾都可以。”这个冯老师是小家伙小班和中班的生活老师,是位超级喜欢孩子,非常负责任的老师,而且因为我们家小家伙小时候特别能说,对他还是有些偏爱的。今年一开学,班上所有的老师都换了,这位吴老师是孩子现在班上的主班老师。
“既然是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觉得隔汗巾没有用的话就不带呗。”听了孩子的想法,我没多想就答应了他。
“妈妈,今天我没得小贴纸,但是我表现很好,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隔汗巾。”过了几天,吃过晚饭,我和孩子他爸带他去散步时,小家伙不经意的低声说了句。
“那我们明天把隔汗巾带上?”我觉得小家伙肯定要说点什么,故意不问他原因。孩子他爸也来了兴趣,把他抱了起来。
“老师今天跟我说,哎呀,天气还是有些热的,活动一下就出汗了,妈妈怎么不给你准备隔汗巾呢?我狠不喜欢老师讲这个话的眼神。”小家伙不置可否,自顾自地说。
我自行补脑了一下这个画面,很好奇孩子是怎么回答老师的。结果还是孩子他爸抢先问了“你是怎么跟老师说的?”
“我跟老师说:老师,我的书包都是自己整理的,您说带衣服和隔汗巾都可以,我不喜欢隔汗巾就没有带。说完我转身就回座位上面了,其实当时我是有点生气的,因为我很不喜欢老师当时的眼神。我做得对吗?”小家伙说生气的时候很平静。说完特地看了看我和他爸爸。
“意思表达没什么问题,就是风度上面差点啊,你应该看老师有没有说完,问下老师能不能回座位,然后再回座位”孩子他爹回答了他。
“你为什么会生气?”我佯装不解的问小家伙。
“妈妈,老师是在说你是个粗心的妈妈,说我们家都没有隔汗巾呢!但是明明是老师自己说带衣服和隔汗巾都可以的啊!”小家伙还是觉得有些委屈的。
“其实换衣服会比用隔汗巾麻烦一些的,班上那么多小朋友,会给老师增加工作量的。要不明天我们把隔汗巾装上?”我对小家伙小脑瓜里面的想法有些好奇。
“如果是这样,我可以跟老师说我可以自己换衣服,但是我不喜欢隔汗巾,戴上一点也不好看,所以我不用那个东西。爸爸说每个人都需要对自己说的话、做的事情负责任的。老师明明是说了的。”看得出孩子是希望得到我和他爸爸的肯定的。
“就按你想的来做,没问题!”孩子他爸,抱着他碰了下额头。
小家伙得到满意的答复,挣脱了他爸爸的怀抱,去看他喜欢的花花草草了。
小孩子释然了,我却陷入了沉思。我突然孩子的触觉真的是超乎我想象的敏感。他能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固然不错。但是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都是在整齐划一的基调中推进的,要全面发展,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会自觉不自觉的把统一的基调定下来。实际上这原本就是很难做到的。这样的坚持,往往会显得另类。难得这么小的孩子能坚持他认为是对的事情,作为母亲,我在希望他能在坚持中获得力量!在保持这份初心的同时,获得更多的认同,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