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整点科普
每个人的家里几乎都有,或者曾经有过一口铝锅。
与不锈钢锅、铁锅、陶瓷锅等相比,铝锅具有便宜、轻便、导热快、不生锈和耐用等优势,变形了也能回炉重塑。
然而,根据一项2012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显示,我国约有32.5%的居民每人每周膳食铝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
铝进入人体的途径有水、食物、食品添加剂和炊具等,于是,人们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每日使用的铝锅。
那么,铝锅真的是国人铝超标的罪魁祸首吗?为什么我们不禁止使用铝锅呢?铝摄入量超标会产生哪些危害?
超过4亿国人铝摄入超标,儿童数量达到1亿,有什么危害?
2012年的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研讨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营养与食品安全专家陈君石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全中国约有32.5%的居民膳食铝摄入量超过了安全标准,其中,4-6岁年的儿童占比最高,达到42.6%。
这意味着,我国有超过4亿人铝摄入量是超标的,儿童数量几乎达到了1亿。
一般来说,正常人体内的铝含量在45-150mg之间,但1973年世卫组织公布的人体必需的14种微量元素中并不包含铝,它反而于1989年被列为食物污染物,具有低毒性,对人体有害。
人摄入铝后,最多只有15%能够被排出体外,大部分积蓄在体内后会与多种蛋白质和酶结合产生磷酸铝,影响肠道吸收功能、钙离子稳态及其他活性元素,对肝肾、骨、神经具有一定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