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彩礼节节升高,女人在婆家的地位水涨船高,依旧存在相当一部分碍于不敢或不舍而委曲求全的女性。
于是有了掣肘的人,就会变得束手束脚。
不过再糟糕的关系也会维系一星半点儿的面子情,像直接撕破脸皮的翻脸很少见,多的让对方挑刺显得小气,包容心里有刺是的不明显偏见。
而所谓的不明显在经过对比后,能随意得出婆婆再好也成不了亲妈,儿媳在女儿面前毫无份量的结论。尤其是《离婚协议》里的高母,简直把这种想法演绎的淋漓尽致。
比如她女儿喜欢吃饺子,硬是让文雅把买的两只烧鸡放到明天吃,今天包饺子。下达完了命令,他们母慈女孝的坐着嗑瓜子等饭吃,管你一人怎么忙活。
更可气的是他们什么都不做还挑三拣四,装模作样的对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屑一顾。
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一个人做五个大人加一个小孩的饺子,让文雅忙的脚不沾地,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做好了一锅端在桌子上让他们先吃,她又跑到厨房下第二锅饺子。
可即便忙的团团转,婆婆照使唤文雅不误。
女儿的筷子不干净,高母喊在厨房的文雅换双干净筷子;高父喝酒要碟儿高母要求用热水烫洗;文雅碟子还没洗完,高母又让她给女儿拿卫生纸,并且特意嘱咐不要桌上的纸要柜子里放的最好的纸;纸刚递到手,大姑姐挑刺“怎么吃饺子没醋”,文雅又连忙转身拿醋……
至于他们,好似屁股粘在了椅子上,不能移动分毫。
高治平在桌子一角看着爸妈姐姐把老婆当佣人一样使唤,脸色变了又变,心里的火忍了又忍,也许是不想闹大,就匆匆起身进厨房叫文雅一起吃饭。
但被文雅拒绝了,因为她怕饺子不够,想着下完这锅饺子再吃。
谁知她在厨房里忙,饭桌上爱吃饺子的大姑姐仅仅吃了两个就漱口擦嘴表示“太咸了”就不再动筷子。
高父见状吃了口饺子尝味,谁知他比女儿更夸张,嘴里含着半个饺子食不下咽的冷嘲热讽说“祖上绝对是卖盐的,这叫一个齁人,太咸了吃不下去。”
忙活了几个小时的饺子,一家三口吃了三个饺子就不再吃了,而非要吃饺子的大姑姐开始拿着最初瞧不上的鸡腿吃。
这事文雅六七岁的女儿琪琪滑下椅子,跑去厨房叫妈妈吃饺子。小孩子觉得大家不吃了妈妈就不用忙了,谁知大姑姐还挑拨离间,“瞧,听见我们说她妈还不高兴了。”
高治平一听,立即放下筷子反问“能高兴得了吗?人刚回家就忙前忙后的给你包饺子,这还嫌咸嫌淡!”
母女俩对视一眼,大姑姐语气不好的嘀咕“还挺会心疼人”,高治平反怼一句“我不心疼她谁心疼她?”堵的一家人反驳无能。
随后起身带着女儿进了厨房陪老婆,把饭桌留给了挑三拣四的一家三口。
女人忙的团团转,婆家人不断挑毛病,男人这一句反怼是真的解气,也够温暖。因为被爱的人理解维护,哪怕受了委屈有了难过也会觉得心甜。
文雅无疑是个幸运又不幸的女人,幸的是遇到了好丈夫,不幸的是婆家人难缠。
可见嫁人,首先是嫁一个人,其次是一个家庭。
也就是说当你嫁的老公靠谱,轮不到身后的婆家指手画脚,所遇非人谁都会看轻三分,到时作为“外来户”的你受尽委屈也没地说理。
因为真正与你相关的只有丈夫和子女,连接一旦中断,爱屋及乌的忌惮会随之失去,再配合上人骨子里刻着挑软柿子捏的习惯,即便不欺负也没什么善意。
敌意的形成是家宅不宁的前奏,可见男人在平衡大家与小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但真正意识到他好大家都好,他不好谁都别想安稳的男人少的可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倒随处可见。
看似两头都不伤,其实寒了妻子的心,丢了为人夫为人子的责任,一手把本该幸福的家庭推到面和心不和的地步。
所以别怕伤了情分就和稀泥,站在对错上帮理不帮亲,不仅能解决矛盾,还有助于家庭和睦。
而作为婆婆大姑姐小姑子,要多一点理解和换位思考,毕竟你们也体会过为妻为媳的滋味,何苦去为难相同命运的人。
其实道理都懂的明明白白,就是做起来习惯反其道而行。
正如女儿吃完饭回家,高母大包小包的塞给女儿,在门口更是直接蹲下给三十多岁的女儿穿鞋,被高父假装斥责“这么大了还给系鞋带穿鞋,你就这么惯着”时,她直接来了句“再大也是我女儿”。
她知道女儿受丁点委屈会 心疼,却没想过儿媳也是别人捧在手心的宝贝,她的刁难和挑剔会让和她一样的父母心痛难耐。
所以既然懂得其中的苦与忧,不妨多三分照顾,全了天下牵扯孩子的父母心。
身为女人,想要摆脱类似的局面就要自带锋芒,拒绝一味地软弱退让,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能像高治平一样去维护你。
存了不确定性便要留好后路,让你被使唤的团团转,婆家还挑三拣四时,除了男人一句话反怼解气外,你也能给自己出头,叫他们不敢无缘无故的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