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刷抖音,看到一个八岁的小姑娘,写得一手流利的“毛笔字”,点画之间运转自如。在评论区一众的叫好声中,有为数不多的专业人士指出,这根本就是“江湖体”,可惜了一个好苗子。
那究竟何为“江湖体”?为什么让专业人士如此深恶痛绝?什么样的字才算得上是真正的书法?
江湖体之“江湖”绝非是指书学当中的一大流派,也不是指江湖义气,而是“野道”、不入流的意思。
江湖体一般是指没有经过系统的临帖训练的外行,写出的缺乏正统笔法、章法法度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往往是书写者自娱自乐的独创。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两大类。
一种是点画和文字结体极其夸张、放纵的“书画结合体”,这种作品寻求一种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独特艺术表现形式。
比如这一件“江湖”作品,点画之间没有任何的法度可言,与个性化表达更是沾不上边只是用一些奇怪的线条,勉强拼凑出了可识读的“江湖”二字,这样的作品甚至不值得被纳入艺术的范畴。
第二种相对第一种比较具有迷惑性,字迹看起来相当规范,也具备一定的美观性。只可惜书法不等于写字,书法是一门艺术,它和我们日常中的实用书写体势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像这样的作品乍一看觉得美观,但是却缺乏法度依据,非欧、非颜、非王,像是无根之木,需要相对专业的书法人员才能鉴别,我们更愿意称之为“艺术字”。
正统书法和江湖体书法之间往往只有一线之隔,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只要在法度之内,怎么变化都可以。张旭、怀素两位草圣的狂草艺术就是典型代表,他们的《古诗四帖》、《自叙帖》的作品,虽然看起来狂乱飞舞,但字字法度严谨。
我们俗话说“草书出了格,神仙认不得”,一个字中一个笔画的书写差了一点,可能就是另一个字,或者直接变成江湖体。所以我们在练习草书的时候,像王羲之的《草诀百韵歌》、《十七帖》这样的作品是必学的。
选择前人法帖进行临摹,学习正统的笔法只是书法学习的第一步。这第一步是最基础的,要想真正的写得一手纯正的书法,写出自己的风格,需要数十年的历练。
反观书坛现状,功利气息过于浓厚,“名人书法”层出不穷。书法成了一些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人都想来分一杯羹。
江湖体书法大行其道,浑水摸鱼的人不在少数,有真才实学的人凤毛麟角。正统书法衰败,似有不可挽救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