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即五格剖象法,左侧的数字11、11、12是名字的原笔画,最上面的1是用来给不足四字的名字凑数的。经过几种加法,弄出了五个数字,就是五格了。外格是总格减去人格再加一得来的。也不知道熊崎氏是怎么想出这种数字游戏的,但可以知道的是,他是根据日本的文字搞出来的这套东西,我们是移植过来的,很多地方可能并非他的本意。
从示例可以看出,天格的取法,是姓氏笔画加上一得出来的,按81数理吉凶表,12画是大凶的笔画,那么也就是说,如果姓张、许、黄、曹、梁等姓氏,那姓名天格必定是12,也就是大凶。凭什么?这些姓氏的人扒你家祖坟了? 而且按着这种五格剖象理论,只要笔画合格,就能获取高分的名字,哪怕你叫阿猫阿狗,也能在数理上获吉。这当然是不行的,所以如果要在数理上和字意上都获吉,那么取名的范围就会被缩小。
也许有人会觉得取名公司喜欢这套理论,其实取名公司最恨的就是这个五格剖象法。有很多专业取名机构本来给客户取的名字非常好,这人回家到电脑上用五格剖象的评分软件一测,才六十分,立刻不高兴,要求重新改,改来改去,就集中出现一批重复率高的爆款名字了。
那些爆款的名字未必就不好,但是扎堆出现,导致一所幼儿园里同名、相似名现象过多,就有点显得过于混乱。
中国人取名原则与特点的变迁说点正经的,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源远流长,取名以音形义和谐吉祥为大原则,各朝各代也是各种特点,秦汉时期多用单字名,魏晋时期信道教的人喜欢在名字后面加个之字,如王羲之、王献之、刘牢之等等。 唐宋以后命理学流行,取名时要考虑一下八字里金木水火土五行缺什么?五行缺金,名字就使用一个带金字旁的字,缺木就使用一个木字旁的字,以此类推。
转眼就到了新世纪,人们的思想进一步开放,有的家长在取名的时候就别出奇招,基本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 模仿香港台湾惯用名字,如佳宜、佩珊。
- 使用生僻汉字来取名字,如张燚、李垚。
- 父母姓氏组合成四字名,如周方子函。
- 单姓氏随机取出四字名,如高天流云。
上述取名方式中,除第一种属于个人喜好之外,使用生僻汉字取用会带来极大的不方便,比如有些生僻字在字库中属于非标准存在,录入户口的时候就比较难,而且由于生僻字的结构往往比例不佳,印刷出来以后也特别不美观,更惨的是大多数人都不认识,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
取四字名的家长很多是为了避免重名,再加上又觉得四字名很有创意。但事实上除非你姓上官、欧阳这些传统的复姓,否则四字名在中国是非常不合适的,刚开始很新鲜,叫久了会越来越别扭。专业取名公司的人曾经反映,当初取四字名的孩子,后来大部分都重新改回了三字名。 如:高山名珠、吕宋轻扬、刘水清纯,这些单姓取的四字名,开始觉得挺新鲜,时间一久就会感觉不合适。
生活中遇到的真正的好名字 有时候从孩子的名字可以看出家长的文化修养,就是有些孩子的名字,乍一看也没怎么样,细细一琢磨就能品出文化的底蕴来,在文化格局上要比扎堆的名字稍胜一筹。
在2013年以后,电脑打分的爆款名字越来越多,有的班里叫浩然、博涵、子轩的小男孩多达四五个,女孩叫梓琪、紫萱、雨馨的往往也是好几个,区别只是姓氏不同。 其实姓名常用汉字总共不过万,无所谓哪个字老化,哪个字新鲜,无非在于搭配。比如你叫张桂英、李桂英就感觉挺六十年代,但你要是叫穆桂英,气势马上就不一样了。
传统好名字的特征传统上好的标准,那就是前面提到的音形义和谐吉祥,在此基础上如果再有文化方面的某种寓意或用典,则更加完美。在幼儿园中确实也发现有很多家长给孩子取的名比较符合中国传统好名标准,比如:
赵知微,语出 《韩非子》:“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
钟吕,典出《周礼》:“黄钟大吕”。
王希言,语出《道德经》:”希言自然“。
周嘉会,语出《文言》:”亨者,嘉之会也“。
李正音,语出《淮南子》:” 比于正音,故为和 “。
许乾,许恒,龙凤胎兄妹,《周易》上经首乾坤,下经首咸恒,男孩取了上经之首奇数位,女孩取了下经之首偶数位。
上面这些名字,看起来并不出奇,但你一探究,就能从中查出根源来,再加上音形义和谐吉祥,算得上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名字了。话说取名是真能见文化功力的,能拼凑出花哨名字的人,就不一定能取出看似平和,其实大有深意的名字,因为这可能需要读很多书,还得考虑音形义,不是在网上下载一张什么《诗经》取名大全、《楚辞》取名大全就能解决的。
取名是人生的一件大事,也是为人父母所获得的最自豪的权力。每个人的观念不同、喜好不同,取出的名字自然不同,不能要求所有人使用同一标准,有条件的话谨慎一点就好。今天的子轩、紫萱、梓瑄变成爆款,与我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建国、卫国、立国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喜欢就好,不要沉迷于电脑打分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