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正道是沧桑剧中,立华和瞿恩曾经情投意合,却因信仰分道扬镳,错失彼此。立华选择了董建昌,成了革命的伴侣。瞿恩遇到了林娥,共同的信仰促使林娥对瞿恩崇拜有加。在林娥眼里,瞿恩就是信仰的化身。瞿恩失去立华后,面对林娥纯净的眼神,似水的柔情,瞿恩这个孤苦英雄终受感化,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了一起。
危难之际,瞿家一家被迫紧急转移,林娥恰好在此时早产下一个男孩,母弱孩小,无法一起带走。瞿妈妈焦头烂额之际,想到求救于立华,她料到只有立华能保住孩子,也只有立华肯收留孩子。除了立华曾爱慕瞿恩,对瞿恩个人的感情外。立华也曾经常到访瞿家,瞿妈妈待她如自己的孩子,瞿霞和她情同姐妹,立华坦言很喜欢瞿家一家人,也喜欢他们的家庭氛围。
瞿妈妈因瞿霞的事亲自登门杨家求救过立华,立华在救瞿霞的事上有过犹豫和逃避。瞿霞被哥哥立仁亲手送进监狱后,立华有过遗憾和悔恨,她肯定想过如果当初不顾一切出手相救,那仅有的一丝机会会不会让瞿霞转危为安,至少免去八年的牢狱之灾。毕竟瞿霞是好姐妹,曾经工作的好搭档,抛去各自的信仰和后来所做之事,她们原本可以一直情投意合的。在瞿霞之事上,立华对瞿妈妈又增添了愧疚,觉得自己没有做到尽力而为。瞿霞是被自己的亲哥哥立仁亲手送进监狱的,想当初瞿家对立华和立青的照顾,杨家亏欠瞿家太多,不仅没有做到回报,还有些恩将仇报的意思。
当瞿妈妈求救立华救下自己的孙子时,立华深知其中的难处,一个无辜的小生命,一个鲜活的小生命,面对瞿妈妈的恳求,这次,再难立华也无法拒绝了,她答应了下来,把瞿妈妈的孙子,瞿恩和林娥的儿子带回了家。立华给孩子起名费明,视如己出的抚养和教导,在养育费明上,她不仅做到了仁至义尽,还是一个优秀的妈妈,动荡之际,家难之刻,她都尽可能予给孩子物质的保障,提供好的教育条件。杨家的其他人,还有董建昌也把费明当成自家孩子,在和谐又温暖的家庭氛围里,费明长成了一个帅气,活泼,开朗的大男孩。
林娥和瞿妈妈先后见到了孩子。林娥陪费明玩耍时的嬉戏和深情,让立华看到了林娥内心透出的纠结和散发的母爱。费明亲口叫奶奶时,瞿妈妈感动的热泪和不舍的眼神,让立华明白那无法割舍的血浓于水的亲情。经过这么多年的养育,她把费明当成了自己的孩子,不仅有了深厚的母子之情,费明也成为了她的精神支柱。她最担心她们提出要回孩子,她万分不舍,可于情于理,无法改变的事实是费明是瞿家的孩子。还要面对如何跟孩子解释他的身世,如何让孩子坦然接受事实和改变,以孩子的年龄和阅历,他无法理解大人们的所作所为,更无法了解所处的时代。
幸运的是,瞿家是开明的家庭,瞿妈妈是智慧的长辈,林娥是隐忍的母亲。她们认为,生育之情无法割舍,但养育之恩更是恩重如山,也为了孩子的成长,就默认了把费明留在杨家。她们看到立华和费明的感情,知道立华的不舍,就一直没有跟立华提要回费明的事。长大后的费明,从大人的言谈举止中,察觉到了自己的身世。纵然获知自己的身世后,有过惊讶和难过,他是一个从小在爱中长大的孩子,不缺母爱也不缺亲情,对感情和家庭有了自己的认知和主见,他没有追问,而是自己选择继续留在杨家。
立华是有大格局的人,善良之人,没有因情生怨,大度宽容的收养起故人的孩子。换言之,没有拥有故人,但拥有了故人的孩子,这也是一种抚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