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买房,很多人都会提到“公摊”这个词,很多人在看房的时候,除了关注户型的面积是多少外,就是公摊了。
比如说,你买了一个130平的房子,公摊在20-30平之间,那么你实际使用的套内面积就只有大概100多平方米。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觉得,明明买了130平方米的房子,却少了一截,那买个公摊面积小的是不是更好呢,这样的得房率会更高。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一、什么是公摊面积?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公摊面积,公摊面积呢,是分摊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比如说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为整幢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等,这些都算是公摊面积。
关于公摊面积的国家标准如下:
在7层以下的住宅7%—12%、在7层—11层的住宅10%—16%、12层—33层的住宅为14%—24%、别墅类型的住房是1%—8%。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一套房子,他的套内面积越大呢,房子的得房率就越高,性价比相对也就越高。
二、公摊面积越小越好?
首先,我们知道公摊和层高有一定关系,楼层越高,公摊越大。
但同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公摊,比如楼道宽度、单元大堂的面积等。表面上看公摊越小越好。但实际上不然,比如,过道很窄,两家入户门同时打开会“打架”,电梯间太小,新家具抬不进去,消防门太窄,存在安全隐患。
这些不便,往往会造成邻里之间的不和谐,居住体验感更差等。
所以说,公摊面积不能仅仅只看大小,还需要考虑公摊面积是不是合理,居住感是不是舒适?
三、公摊越小得房率越高?
一般来说,我们知道公摊越小,得房率越高,反之亦然。
但其实这不是绝对的。有时候,公摊大不一定就得房率低,比如说有些楼栋会设计一些多余的设备空间,开发商会把这部分作为赠送,给到购房者,这个时候,在公摊面积不变的时候,得房率会高些。
所以,买房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了解户型,好的户型,空间设计合理,各功能区合适,这样才能住得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