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中的人物,除了以主角和配角分类外,其实还可以这样分类:第一类为君子、第二类为小人、第三类非君子亦非小人。
如果从数量上来看,第三类人物一定是最多的,书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范进、严监生、杜慎卿,都属于这类人物。他们的一生都在极力追求着某种目标,或是为了科举,或是为了钱财,或是为了特殊的癖好,但都为人之常情。范进太没有骨气,严监生是个守财奴,杜慎卿喜欢男人,他们身上虽有受人诟病的地方,但毕竟还算不上坏人。《儒林外史》作为一部成功的讽刺小说,第三类人物只能是基础,更重要的还是对于君子和小人的塑造。
《儒林外史》中塑造了很多小人,而匡超人无疑是其中最特别的一个,也是最臭名昭著的一个。为什么说他特别呢,因为别的小人,如严贡生、牛浦郎,自始至终都是小人,而匡超人则不同,他是从一开始近乎完美的形象,一步步堕落成了全书第一等的小人。所以一开始读到严贡生时,觉得他应该就是世间最坏的小人了,可后来读到匡超人,才发现严贡生的坏其实也不算什么,匡超人的行为比他恶劣的多。
《儒林外史》中有一个经典回目,“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讲的就是匡超人背井离乡,到杭州后与潘三(即潘自业)交朋友的故事。潘三是杭州城里有头有脸的地痞无赖,与匡超人是同乡,而且潘三的兄长写信让他照顾匡超人。所以潘三对匡超人格外的好,简直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兄弟一样,衣食住行面面俱到,可以说匡超人的一切都是潘三给他的。后来潘三的事情败露后被抓捕入狱,匡超人此时已经高发了,潘三希望能和他见上一面,却被他无情拒绝。
潘三原本就是一个恶霸,被抓捕入狱也是罪有应得,可潘三对匡超人是真的好,没有任何地方对不起匡超人,而匡超人对落难后的潘三竟然是这样的一种态度,令人唏嘘不已。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另外一个人身上,然而这个人与匡超人不同,他是一个君子,所以他的处理方式也完全不同。
《儒林外史》中的君子屈指可数,马二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马二先生也曾被自称为洪憨仙的骗子盯上,并计划以马二先生为诱饵,以钓到一条大鱼。可惜人算不如天算,骗术还未完成,洪憨仙却先死了,后来马二先生也得知了真相。但马二先生并没有过多怪罪洪憨仙的意思,反而觉得洪憨仙虽然是个江湖骗子,却到底没有亏负了自己,自己还得了他几十两银子,倒应该感谢他,于是花钱埋葬了洪憨仙。
对比匡超人与马二先生在对待朋友时的差别,反映了两个人截然不同的品性,谁是君子谁是小人,高下立判。日常生活中未尝不是如此,有的人你对他再好,他也只当是理所当然,不会念你的一点好;有的人,你给他一点点帮助,他都会记在心里,总想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就是小人与君子的差别,交朋友就应该交马二先生那样的君子,对匡超人那样的小人则应该避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