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大家还在牙牙学语时就知道了这个传承了三千年的文化传统。在古代,十二生肖起源于动物崇拜和图腾崇拜,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十二地支相配。
但笔者从小就有一个疑问,为何十二生肖中其余十一种都是真实存在的动物,只有龙是不存在的呢?如果说用神兽,那数量也多了去了,朱雀、玄武、腾蛇、相柳繁多如星辰,为何只把龙跟这些真实动物放在一起呢?
当然,也许会有读者问我,你怎么就知道龙不存在呢?呵呵,我的确知道。我之前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过“龙”这一形象的进化过程,最开始西周青铜器上雕刻的龙就是大蛇,形象很粗糙也很难看。随着时间的推移,龙的身上逐渐被人加入了很多其他动物的特征,一直到唐代,龙的形象才基本稳定下来。
就算咱们不从古代文化角度考虑,从现代科学角度考虑,以龙的体型特征,它是不可能飞起来的。龙没有翅膀,也没有明显的喷气设备,不符合空气动力学基本原理。好,闲话少说,咱们进入正题。
十二生肖
目前关于“十二生肖”的说法,一般都是参照东汉王充所写的《论衡》。《论衡》中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跟咱们普遍说法一致,十二生肖分别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论衡》一书中的《言毒篇》中,王充还专门论述了龙和蛇,他这样写道:“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龙有毒,蛇有蜇,故蝮有利牙,龙有逆鳞。木生火,火为毒,故苍龙之兽含火。”
也就是说,在东汉时期,十二生肖就已经完全定型,之后也是一直这么传承下来的。但是在东汉之前,十二生肖还有没有别的说法?有!区别就在龙!
从东汉往前看,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发掘的两批秦代竹简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日书》秦代竹简中,也有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大家注意,笔者提到的出土竹简是秦代的,比东汉早了将近四百年左右。在这些竹简中,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是这样的:子,鼠矣。丑,牛矣。寅,虎矣。卯,兔矣。辰,虫矣。巳,蛇矣。午,马矣。未,羊矣。申,猴矣。酉,鸡矣。戌,犬矣。亥,豕矣。
“豕”是猪的古代称呼,跟东汉王充的《论衡》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辰,虫矣”,这里面的辰,对应的可不是龙,而是虫。也就是说,秦代的十二生肖,是有人属“虫”的。那为何到了东汉,十二生肖中只有“虫”变成了“龙”呢?
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虫和龙两者之间毫无可比性,一个是翱翔九天,能呼风唤雨的神兽,一个是卑微孱弱,渺小如尘埃的蝼蚁。但在古代,虫不仅仅指的是昆虫。古代的虫其实代指各种动物,蛇也叫做“长虫”,老虎也叫做“大虫”。《水浒传》中有位梁山好汉叫“母大虫”顾大嫂,她的绰号“母大虫”其实就是“母老虎”的意思。
在《大戴礼记》中记载:羽之虫,而凤凰为之长;毛之虫,而麒麟为之长;甲之虫,而神龟为之长;鳞之虫,而蛟龙为之长;倮之虫,而圣人为之长。在古代文化中,有羽毛的飞禽,以凤凰为首;有羽毛的走兽,以麒麟为首;有甲壳的动物,以神龟为首;有鳞片的动物,以蛟龙为首。“倮之虫”指的是什么?指的是长着肌肤的人。凡人,以圣人为首。
在羽之虫、毛之虫、甲之虫、鳞之虫、倮之虫这五大类“虫”中,谁最有代表性,或者说谁最能登顶榜首,那应该就是“鳞之虫”的首领,蛟龙了。在《说文解字》中,对龙是这么解释的:“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也就是说,最开始的十二生肖中并没有龙,而是虫。但虫所代表的范围太广了,囊括了包含人在内的所有动物。到了东汉时期,十二生肖中的虫被更有代表性的龙所取代。此外,如果考虑到二十八星宿,其实龙取代虫称为十二生肖也合情合理。在二十八星宿中,辰位对应的是“亢金龙”。记载如下:“亢金龙,辰官也,角木蛟附焉。蛟,龙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