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华文化的首推经典,周易一直让世人存在多种看法,比如说它到底是科学还是迷信?其实,从纠结它到底是迷信还是科学时,就已经偏离了追根溯源的正道。它既不是科学,因为科学一词不是在中国产生的,且易经诞生的时间远远早于科学。易经也不是迷信,迷信的是没学习它的人的一种偏见。易经更多的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部智慧的结晶。它是一部研究天道变化规律的经典
准确的叫法应该是周易,因为易有三易: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前二者已不能考证其是否存在了。只有周易尚存于世。
周易可谓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远古的伏羲氏一画开天,创造了先天八卦;中古的文王在羑里将八卦两两相重,创立了64卦,并且在每一卦后加上卦辞,爻辞。另有说法爻辞是文王的儿子周公加上去的。更有人认为卦,爻辞由古圣先贤集体创作。不管怎样,周易是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近古的孔子孔圣人老而好易,孔圣人老年时期非常喜欢易经,当然这里及下文易经与周易表示同一个意思。他老人家喜欢易经到了什么地步呢?叫“韦编三绝”,古时的书籍如古装电视剧一般,都是竹简用绳子穿成的,孔子读到它的绳子断了多次,三绝中的三表示多。后来孔圣人为周易作了传记,称为易传。有:
《文言传》充分解释乾坤二卦的;
《彖传》分上下篇,说明卦辞的;
《象传》分上下篇,对卦名和爻辞的注释;
《系辞传》分上下篇,谈的易经哲理;
《说卦传》对八卦卦象的具体说明;
《杂卦传》从卦形看卦与卦之间的联系;
《序卦传》六十四卦的排列次序。
易传有十篇,等于是为易经原文插上了十只翅膀,助易经得以腾飞,十篇易传称为“十翼”。需要说明的是,易经与易传原意有的相同,有的有所区别。
易经就是一部天书,揭示天道运行规律的书。它不是科学,因为科学这位毛头小子在易经面前太稚嫩了。
学习易经有什么用?
易经揭示天道运行及其变化规律,圣贤观象之后,引申至人道,指导人们的生活。学习易经有两大大方向:一是易理,傅佩荣教授说:居安思危,乐天知命。这就是对易理的一种总结。另一方向则是象数,傅佩荣教授总结的是:无有师保,如临父母。易理大致是教人为人处世,象数涉及占卜,大致是用来卜以决疑的。作为易经的职能,两者应兼顾,而不是专攻一门。况且,易经本来就是讲究 合 这个概念的。分得清清楚楚之后,就偏道了。
所以,易经不能简单地划分至迷信,亦不能粗暴地划分到科学,因为它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易经就是易经,没有太合适于它的其他新兴概念。
学习他可以活跃自己的思想,等于是给自己找了一个极其高明的参谋。太固执,思想极其死板的人应该珍惜生命,别学易经。再者,易经讲究的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要奢望地认为自己能全部掌握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