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中苦修的尊者,过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生活。
据说,常年衣食无着的尊者,形体容貌已经近似鬼魅。
《米拉日巴传》中不止一次记载,山中的猎人见到尊者,都以为大白天见到了鬼。
据说,这时尊者瘦得“用手能从前胸,摸到自己的脊梁骨。”
当然了,这也是传说,人要是真的瘦成这样,估计能拿去当标本了。
但对于尊者的生活,《米拉日巴传》记载了这样一个小细节。
几个穿山越岭的猎户,无意中见到了洞中修炼的尊者。
一开始,他们被尊者的造型吓得落荒而逃,但后来看到尊者似乎也没有恶意,便慢慢围拢过来。
他们在山中跋涉了许久又饿又累,便向尊者请求弄口吃的。
尊者跟他们说:“我没有粮食。”
“你吃的什么给点就行”,猎人不甘心的说道。
尊者只好说:“那你们生火著荨麻吧,煮好了,我也吃一点。”
等猎人煮上了荨麻,又说道:“来点油吧!”
尊者苦笑着说:“若是有油,那食物就有营养了。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油了,撒点荨麻当油吧。”
猎人又说:“那来点土碱吧。”
“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土碱了,我也想尝尝食物加过土碱的味道。可惜呀,你还是加点荨麻吧。”
猎人不死心,又问道:“那盐总有吧?加点盐吧。”
听到这话,尊者笑了,他说:“若有盐,那食物就有滋味了。我呢,没有这个也有数年了,撒点荨麻当盐吧。”
猎人奔溃了,他们跳起来叫道:“你这日子过的,身上的衣服做麻袋都嫌碎,吃的东西狗都不吃。你还是个人吗?”
“你就是出去要饭,都比现在过得好,你还这修炼个什么劲儿呀!”
尊者摇摇头说道:“你们呀!不要这样说。”
“我对于尘世已经没有任何*,吃穿住用,对我来说都是烦恼。所以,我在寂静的山林中修道,反倒觉得安然平和。
但你们不同,你们还在追逐物质的生活,就算是有高僧点化,可能你们也不想去听。
这是层次的差别,你们不会明白的。”
说罢,米拉日巴唱起一首《五乐歌》:
“…………………
抛弃今生衣食享用,
苦修习为能成圆满佛。
一为下有结实的坐垫而安乐,
二为上有尼泊尔的木棉衣而安乐,
三为有抱膝禅定带而安乐,
四为有饥饱适中的幻化躯而安乐
五为有抛去了情识的本性而安乐。
我无不乐故安乐,
请大家也这样去求安乐。
若无修法的机缘,那么,
———我为了自他一切众生,
刻苦修持为求终竟安乐,
你们这怜悯实在不妥!
…………………”
这就是米拉日巴尊者的所求,一个结实的坐垫,都能让他觉得安乐,这大概就是“无欲则刚”的道理。
同样,中原地区一位主张苦修的高僧大梅禅师,也曾留下“偈子”:“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
米拉日巴尊者走的是“世出法”的修行道路,算是西藏“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
二、神山圣湖间的斗法得道后的尊者开始游历各地,在此期间,已开始有仰慕的他信众,跟从他的足迹,在他门下修炼。
但米拉日巴依旧保持着苦修的风骨,依照师傅玛尔巴的教诲,对于弟子供奉的多少不屑一顾,而是更多考量子弟的慧根和心性。
随着他嘹亮的道歌传播,尊者的名声日益传扬。
各种神话传说开始负载在他的身上,但名声日重的尊者,依旧保持着平静的心态。
他曾无数次的对弟子言道:“我只是个凡尘俗夫,没有任何家世背景,只不过是刻苦修炼,才让我走到了今天的境界。”
但西藏是一个孕育神话的土地,尊者越谦逊民众越敬仰,这反倒使他身上神话的彩衣愈发的色彩浓艳。
这些神话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神山斗法的传说。
当年,米拉日巴和玛尔巴分别之时。
玛尔巴曾为尊者开启幻境之门,展示了众多神山秘境。
这其中,便有阿里最著名的神山冈仁波齐。从那以后,冈仁波齐便在尊者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当米拉日巴带着弟子跋涉到神山脚下,仰望着巍峨的冈仁波齐,即便是心如止水的尊者也不禁心潮澎湃。
但在神山脚下修炼,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长久以来,冈仁波齐便是苯教徒心中的圣地。作为发源于阿里地区的原生宗教,苯教徒焉能将此圣地拱手相让?
为此,以米拉日巴为首的佛教信徒免不了要费一番周折。
据说,当时在冈仁波齐修炼的苯教徒以纳若奔琼大师为首,他对于远道而来的米拉日巴很不欢迎。
这也怪不得苯教徒,千年以来,苯教徒一直都在以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为代表的神山圣湖地区修行。突然来了一群佛教徒要在此修炼,苯教徒如何能咽下这口恶气?
话不投机,斗法便成了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
纳若奔琼在玛旁雍错边做法,身躯陡然变长,两只脚分别站在圣湖两岸。
收法之后,纳若奔琼洋洋得意的望着米拉日巴,以为这神变之术足以令尊者哑口无言。
米拉日巴微微一笑,身躯既没变大,圣湖也没变小,但尊者的身躯却覆盖整个湖面。
不仅如此,当他的身躯回到湖边之时,只见他手腕一翻,整个圣湖都托在掌中,而湖中却没有一条鱼儿因此死去。
纳若奔琼并不甘心,他口中叫道:“我们来比快。”
话音刚落,他便驱动神术,身躯化成一道青烟,绕湖而去。
米拉日巴见他远去,并不着忙,也催动神术从另一个方向绕湖而去,二人相向而行,在湖对岸的一块巨石上迎面相遇。
纳若奔琼:“绕湖得按苯教仪轨的方向转。”
米拉日巴:“我乃佛陀弟子,如何能按苯教仪轨行事?”
佛教和苯教转山、转湖、转寺的方向正好相反,佛教是按照顺时针方向转,苯教是按照逆时针方向转。
二人在巨石上争执不下,都想拉着对方按照自己的方向转湖。纠缠间释放出的神力,在巨石上留下许多脚印。
最终,米拉日巴催动神力将纳若奔琼向着自己的方向拖着走了数丈。
但纳若奔琼依旧不服气,他嘴里叫道:“这次算你侥幸,明天我们比登山,天亮之前谁能登上冈仁波齐就算谁赢。”
米拉日巴微笑着问道:“到时候,你可会认输吗?”
“冈仁波齐是我们苯教的神山,神灵一定会保佑我获胜的。明天谁输了,谁就离开神山区域,不得反悔”,纳若奔琼梗着脖子答道。
“那好,明天天亮之前谁能登顶就算谁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