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 灼识新维度”,作者罗马主义授权推送
我写《归因论》,虽然用的都是调侃的语言,但本质上是比照着学术论文的标准,如果你认真看了,你会发现我的每一个引用都是有出处的,讨论的是一个国家成功的关键到底在哪里?中国如何能避开历史上,前人掉进去的那些坑,如何顺利地崛起的问题,因此我不知道为什么还会被人举报?
像我的前一篇文章,《》,我们研究了当下的中国和德意志第二帝国类似的地理位置,相似的经济状况,都是老二被老大打压的国际境遇,在大国竞争中,都是处于被岛国严密封锁的大陆上。
这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也是中国无法回避的困境,所以中国海军必须要汲取德国公海舰队失败的教训,是有着非常严肃的现实意义。
如果某些人觉得这也是在抹黑中国,那我真是无语了,地理位置对一个国家到底有多重要?这是地缘政治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我希望这些朋友在看完我这篇文章之后,能够对这个话题有所了解,当我重发前面那篇文章时,也请高抬贵手
本文参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于少龙的博士论文《地缘政治视角下英国欧陆政策的研究——基于“三个时期”的新解读》,外交学院崔金奇的博士论文,《岛国心理和英国的对外政策》,复旦大学韦宗友的博士论文《制衡、追随、不介入,霸权阴影下三种国家政策的反应》,还有其他一些学者的研究,最后得出了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见解。
大英帝国曾经很牛逼,有多牛逼呢?
甚至一度影响到了我们四川人,在90年代的时候,周边县城里的人,如果知道你是从成都市来的,对方往往会调侃一句,原来是“大英帝国”来的。
可见即便是一个瓜娃子,因为生在了省城,居然也能自带光环。
但如果我告诉你,大英帝国之所以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命好,可能很多人就不同意了,为什么呢?
因为关于大英帝国,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早已深入人心,似乎他们的成功,是因为制度创新的结果,但事实是这样吗?
当然不是!那不过是以前那些一知半解的公共知识分子们,重复着别人给他们洗脑的话术,靠谱的答案我们会在后面揭晓。
这里我要先提一个人,英国政治学家麦金德,他是第一个把地理位置和国家的竞争能力,做出系统性阐述的人,他和美国海军将领马汉,也就是《海权论》的作者,通过博古论今,告诉了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一个国家的发展,受限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那这是为什么呢?
麦金德
我们就以英国为例,来说明他们的观点。
事实上英国在16世纪以前,是一个非常惨的国家,那么惨到了什么情况呢?
基本上就是欧洲的鱼腩,每个人都可以来分一杯羹,先是凯撒率领罗马大军入侵了英国,屠*和掳掠了英国本土的原始居民,摧毁了他们的宗教,督依德教。
接下来属于日耳曼人的一支,盎克鲁撒克逊人,在西罗马崩溃之后,又从欧洲大陆入侵了英国,然后是来自北欧的维京人,变成了英国的统治者,最后是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登陆了英国,成为了现代英国皇族的起源。
那么在11世纪以前,英国为什么连一个本土的政权都不能维持呢?
原因很简单,英国是一个岛国,在农耕时代,它缺乏必要的人力,没有足够的财富,无法和欧洲大陆上的强国进行对抗,所以不论他们怎么努力,甚至哪怕出现了像亚瑟王这种传奇的人物,它在整个西方文明中,也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角色。
在16世纪以前,英国实际上是法国贵族的一个附属领地,如果它的统治者失去了在法国的封土,他们甚至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这也是英国的国王们,为什么要挑起英法百年战争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以英国在16世纪以前的碌碌无为,其实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这一点和东亚的日本非常相似,在整个东亚的古代社会里,同样是岛国的日本,一直都是一个群众演员。
日本的岛国属性决定了,它既没有能力挑战东亚北方的游牧民族,更没有能力挑战强大的中原王朝,无论它如何学习中国的文化,把自己打扮成唐朝的cosplay,它也没法自强自立。
在进入工业文明之前,日本两次进攻朝鲜,都被来自中国的援军打得满地找牙,分别是唐代的白江之战和明代的万历援朝,结局也和百年战争之后的英国一样,被迫仓皇撤离大陆,最后只能龟缩在小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