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第一产业增加值分别为5.07亿美元、7.15亿美元和0.26亿美元,韩国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一产业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中国台湾为29.09%,韩国为38.98%,新加坡为3.92%。
1960年,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第二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42亿美元、3.37亿美元和1.15亿美元,中国台湾第二产业增加值总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二产业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中国台湾为25.38%,韩国为18.38%,新加坡为17.30%。
1960年,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94亿美元、7.82亿美元和5.25亿美元,中国台湾第三产业增加值总量最高,新加坡最低。第三产业占总增加值的比重,中国台湾为45.53%,韩国为42.64%,新加坡为78.79%。
从1960年三个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三个地区均未实现工业化,新加坡由于是城市型国家,第一产业占比极低和第三产业占比极高属于正常情况。
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四小龙经济通过承接欧美日产业转移,逐步进行工业化。到1970年,四小龙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明显得到快速提升,中国香港达到28.21%,中国台湾达到35.75%,韩国达到26.85%,新加坡达到28.49%,与1960年相比,中国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提高了10.37、8.47和11.20个百分点,这第一个十年工业化阶段,新加坡的成绩最大,台湾次之,韩国居末。
20世纪70年代,四小龙工业化第二个十年阶段。1980年,中国香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28.47%,中国台湾提高到43.72%,韩国提高到35.44%,新加坡提高到36.22%。与1970年相比,中国香港提高了0.27个百分点,中国台湾提高了7.97个百分点,韩国提高了8.58个百分点,新加坡提高了7.73个百分点。这一阶段,韩国工业化成绩最大,香港工业化成绩最差。
20世纪80年代,四小龙工业化第三个十年阶段。1990年,中国香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低到22.46%,中国台湾降低到39.29%,韩国提高到39.64%,新加坡降低到32.36%。与1980年相比,中国香港降低了6.01个百分点,中国台湾降低了4.43个百分点,韩国提高了4.21个百分点,新加坡降低了3.87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只有韩国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仍在上升。
进入20世纪90年代,四小龙工业化基本已经完成,这一阶段,香港开始了去工业进程,其他三小龙工业比重开始维持在30%-40%之间。2000年,中国香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降低到12.60%,中国台湾降低到31.28%,韩国降低到38.09%,新加坡提高到34.82%。与1990年相比,中国香港降低了9.87个百分点,中国台湾降低了8.01个百分点,韩国降低了1.55个百分点,新加坡提高了2.46个百分点。
21世纪开始后,香港的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开始降至个位数,其他三小龙中,台湾和韩国依然保持在30%-40%之间,新加坡也保持在25%-30%之间。2017年,香港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仅有7.52%,而台湾、韩国和新加坡分别为35.53%、39.56%和25.15%。
亚洲四小龙主要行业结构从制造业增加值来看,台湾从1960年居四小龙第一位,到1976年被韩国超越退居四小龙第二位,并一直保持至今。香港从1970年的四小龙第三位,自1991年被新加坡超过后,则一直居四小龙最后一位,并且与新加坡差距越来越大,2017年,香港制造业增加值仅为新加坡的5.48%。1984年香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为21.12%,2017年则下降至1.07%,其他三小龙则还保持在20%-30%之间。
从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来看,总量上香港仅次于韩国居四小龙第二位,但比重远超其他三小龙,高居第一位。从金融保险业增加值比重来看,2017年,香港高达18.89%,新加坡高达12.73%,两地不愧为金融中心,而台湾和韩国则分别仅为2.37%和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