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出自人类的自然崇拜,当时的人类将各种自然现象都看做是“有意的施为”,所以崇拜山、雨、雷、电(风伯,雨神、雷公和电母)等,并且还进行祭祀。
商周时期的甲骨文上,头一次出现了神相关的字眼“申”,其源于古人对天空中闪电形象的描绘,就是一道闪电划过炸开的那一刻。
后来由于“申”并不能完全表示超自然生命体的一个整体概念,所以它的旁边就被放上了代表供台的“示”,成为一个完整的“神”字,意思就是被供奉和祭祀的所有存在。
从起初的小篆体可以看到,“仙”字是人形结构,右下半部分是四只手托着山,呈现出一个升高的动态形象,意思就是升入天空中的人,后来简化成“仙”,但依然和“人”“山”有关。
之后所有人对于“仙”的理解都出自《说文》:“仙,长生仙去。”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释名》:“老而不死日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
所以“仙”其实代表着人通过修炼之后获得长生不死的能力,这与“神”是截然不同的存在,神是本身就存在的,仙是可以通过努力拥有的。
第一类是至高神。《说文解字》中解释“神”为:“天神,引出万物者也。”这就是神的最初含义。比如道教的三清四御玉大帝等。
第二类是自然神。比如日神,月神,山神,河伯等等。这应该是原始崇拜的残留。《庄子.逍遥游》中说: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緯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第三类是体内神。道教认为人身体内各个器官都由神明掌管,比如三尸神,五脏神等等。《黄庭经》中列举了一系列的体内神的名字,以便冥思。
第四类则是数量最多的一类神,即鬼神,通常是在人死后,由崇拜者或者信徒推举为神,或者政府官方册封为神。比如伍子胥被民间信奉为钱塘潮神。小说《封神演义》就是在描写这一类神。《聊斋》中死后被封为城隍神,土地神一类的更是数不胜数。
道教学家葛洪在《抱朴子.论仙》中有描述:“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后来道教根据丹道修行的高低又将仙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五等仙。
鬼仙: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一念清静,出幽入冥,不生不灭,乃为鬼仙。
人仙:传说并不是凡人,是指修炼到没有病患延年益寿的地步的仙。
地仙:天地之半,神仙之オ。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唯以长生住世,不死于人间者。神仙:地仙炼形成气而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功满忘形,胎仙自化。阴尽阳纯,身外有身。脱质升仙,超凡入圣。
天仙:神仙传道人间,道上有功,而人间有行,功行满足,受天书以返洞天,是曰天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