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最早只在《难经·四十四难》提出“七冲门”,即从口唇到肛门共分七道门。
口唇称“飞门”,丹波元胤认为“飞”与“扉”义通,意如门扉;牙齿称“户门”,意如门户;会厌称为“吸门”,意指咽(食管)喉(气管)的上端,会厌软骨于咽食时能压掩喉头不使食物落入而得名;胃上口称为“贲门”,贲音奔,或音坟,原意指横膈,以食管通过膈而下接胃上口,故名;胃下口称为“幽门”,有幽门瓣,以部位幽隐而得名;下接小肠,当小肠与大肠相接处,即回盲瓣部,称“阑门”,以其有如门阑,故名;大肠最末端为“魄门”,丹波元简认为“魄”与“粕”义通,意指糟粕所出。
其中,“贲门”为胃上口,位置当第十一胸椎之左侧,但外部相应的穴位多指上脘穴,在脐上5寸、这一部位,为胃、胆胰等脏器病痛的主要反应点,俗所称“心口痛”多指此处。“上脘”作为脏器的概念是指胃脘的上部,上脘穴虽不是直对贲门,但作为病痛反应点,与胃脘的关系是确切的。“幽门”为胃下口,其位置当第一腰椎的右侧,与名为“幽门”的在脐上6寸、正中旁5分的足少阴肾经穴大体相近,而与脐上2寸的下脘穴并不相应。虽然下脘的脏器概念是指胃脘的下部。这里要注意区分:上脘、中脘、下脘这些穴名,虽然是从胃脘的上部、中部、下部来命名,但这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不是从解剖部位来定。假如将手太阴肺经的“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照《十四经发挥》理解成是起于中院穴,下络水分穴,回转来沿上脘穴上行,这样用体外的穴位代替体内的脏腑概念就不符合《内经》的原意。
“阑门”意指大小肠之间的遮阑,“阑”和“栏”是古今字。解剖所称的回盲瓣即指此而言。阑尾之“阑”也是由此而来。阑尾根部的所在位置,约当右前上棘与脐连线的外、中三分之一交界处,此处穴位称为“腹结”,在大横下1寸3分。腹结,《针灸甲乙经》以“腹屈”为正名,《千金翼方》作“肠结”,《外台秘要》作“肠窟”,看来“腹”字是“肠”字的传误。肠之屈,或肠之结,是指大肠于此处开始屈曲上行。清叶广祚的《采艾编》就说:“腹结,言大小肠盘回曲结之所。”这一解释是很确切的。
《针灸大全》卷四载有“阑门二穴,在曲骨两旁各三寸”;《针灸大成》经外奇穴(同见《奇效良方》“阑门”误作“兰门”,“曲骨”误作“曲泉”。此穴即《针灸玉龙经》所称的“阁门”,位置“在玉茎毛际两旁各三寸”。玉茎毛际,即曲骨的位置。曲骨旁3寸,当气冲外1寸处。主治疝气冲心,歌说:“竖痃疝气发来频,气上攻心大损人;先向阁门施泻法,大敦复刺可通神。”其穴名,按字义当以阑门为正。
“魄门”作为肛门别无疑义。有关穴位,局部当推长强、会阳。《百症赋》:“刺长强于承山,善主肠风新下血”,即指远近相配以治疗肛门病症。长强位于尾骨与肛门之间;会阳则位于尾骨基底部的两旁,对肛门的作用较为直接,《针灸甲乙经》即以治“泄注、肠澼、便血”的肛门部病症。
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欢迎留言评论一起探讨中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