茼蒿具有较强的土壤适应性,对土壤环境的要求并不严格,但要想使茼蒿生长健壮旺盛、产量品质更高,我们还是应当根据它的生长特性为它选择最有利于的根际土壤环境。
一般来说,茼蒿最适合在PH值为5.6-6.8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而且土层肥厚、土壤疏松通透、排灌条件优良的沙质土壤最有利于茼蒿的生长和高产。
在选好种植地后,我们应当在茼蒿播种前先对土地进行翻整、细耙、作畦,结合整地建议每亩施入2500-3500公斤的农家粪肥 50-60公斤的过磷酸钙(或40-50公斤的过磷酸钙或20-30公斤的磷酸二铵)做基肥,整地施肥完成后要起垄作畦或作成平畦,畦长与畦宽一般分别为10-15米、1.2-1.5米左右。
在茼蒿播种前,我们首先要处理好种子,以此确保播种后有较高的发芽出苗率、较为健壮的苗势以及较少的种苗病虫害。茼蒿种子的处理方法也比较简单,我们可以在播种前2-3天时,先用50-53度左右的温水或500倍的50%多菌灵、2%的氢氧化钠、250倍的50%代森铵、0.1%的甲基托布津、500倍的72%农用链霉素、10%磷酸三钠连续浸种15-20分钟,然后把种子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风晾干后,再进行播种或把种子放在25度左右的温湿环境中进行催芽待播。
在茼蒿播种时,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撒播、条播。在茼蒿播种时,应当在播种前浇透底水,等水分完全渗透到地下后,然后把茼蒿的种子均匀撒播在湿土上,播种深度以2-3公分为佳,播种完成后接着用0.5-0.8公分的细薄土或草木灰进行盖种,以防种子被大风吹散或吹跑;
在播种密度上,一般情况下,茼蒿每亩的播种量在1-2公斤左右。因为小叶茼蒿植株小、侧枝少,比较适合密种,所以用种量相对比较大,每亩用种量在1.5-2公斤左右,而大叶茼蒿的植株大、侧枝多,比较适合稀植,所以用种量相对较少,每亩用种量一般在1-1.5公斤左右。
1、间苗管理
茼蒿种子播种到土壤中后,在出苗前应当保持苗床土壤始终温暖湿润,种子经过5-7天后即可发芽出苗,在茼蒿出齐苗后且幼苗长出2-3片真叶或株高3公分左右时应当及时进行间苗,或者在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进行定植;间苗时建议按照留壮去弱、留稀去疏、留大去小的原则分2次进行,第一间苗以疏苗为主,保持苗间距3公分左右,第二次间苗以定苗为主,保持小叶茼蒿苗间距5公分左右、大叶茼蒿苗间距25公分左右,以此确保茼蒿幼苗有个较为充足的生长发育空间;如果是移栽定植,则要求定植时的表土下5-10公分处的土壤温度最不可低于12度以下。
2、幼苗期的水肥管理
茼蒿喜欢生长在水肥充足的环境下,在茼蒿出齐苗后,要根据苗情苗势与土壤干湿状况进行灵活的追施肥水2-3次,追肥应当以速效性的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如硫酸铵、尿素等),第一次可以在苗高10-12公分时或幼苗长出3-4片真叶时每亩用15-20公斤的硫酸铵或8-12公斤的尿素随水冲施1次,此后茼蒿每收割1次可以每亩随水冲施15公斤左右的高氮型复合肥,以此来促进收割后的茼蒿植株尽快抽发新侧枝;除此之外,在茼蒿生长期间应当加强田间的中耕松土与除草管理工作。
茼蒿的生育期比较短,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四十天左右的时间即可达到成熟采收的标准。当茼蒿长出12-13片真叶或者株高达到20公分左右时,即可达到成熟采收的标准。为了提高茼蒿的产量,每次采收茼蒿时建议在近地面根基部2-3公分部位下刀;同时,为了提高茼蒿采收后的口感品质,每次采收茼蒿建议在早上时进行。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