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虽是良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长期服用或使用不当也会引发不良反应。
如有对三七过敏的人会出现过敏性药疹、瘙痒;有些人可能会出现口干、失眠等症状;还有个别人群可能有恶心、呕吐的表现,长期大量服用三七也有一定肝肾毒性和细胞毒性。
因此,三七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旦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必须立即停药,及时就医。
另外,三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服用。孕妇、三七过敏者、女性月经过多而无血瘀者、发育中的儿童、青少年等人群,并不宜服用三七。
服用三七时,还需要注意这些事项:
1、明确自身体质
三七活血化瘀力强,所以血虚无瘀者并不适合服用。判断是否血瘀,可简单通过几个方面,一是头部有无面色晦滞,眼眶暗黑,口唇紫暗;二是肢体有无固定刺痛部位;三是肤色是否暗沉;四是是否痛经,且有血块。
值得提醒的是,不要盲目自行辩证,出现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来辩证。
2、掌握用药时间
三七不适合多吃,不要误认为服用越多越好。建议每天1—3克三七粉为宜,在饭前冲饱饮用。水温过高也会影响三七粉功效,因此冲泡时,宜用40度水就好。
3、感冒期间忌服
风寒感冒期间不能服用三七花,因为三七花性微凉,会加重风寒感冒。
“三七”、“土三七”只有一字之差,作用竟然有天壤之别?!
70岁的陈大爷就是因不识“三七”、“土三七”,躺在了医院的门诊室。
陈大爷听闻“三七”好,于是在自家院子种起了“三七”,但此“三七”并非真正的“三七”,而是“土三七”,陈大爷服用后出现转氨酶异常、黄疸、腹水的情况。
土三七,又称菊三七,又名三七草,在中药医典中并不存在,其含有一种名叫吡咯烷的毒物,这种毒物被人体吸收后,会造成肝内小静脉内皮损伤,引起小静脉闭塞,临床表现为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最终可发展成肝衰竭或顽固性腹水。
那我们该怎么区别三七与土三七呢?
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三七的根呈圆柱形,常见有土红色和灰褐色;土三七的根与三七较为相似,但不易干燥,干后质较疏松,暗褐色。价格上,土三七比三七更便宜,且自己就可以栽种。
因此,在购买三七粉时,一定要到正规药店购买。仔细检查三七粉的颜色,正常的粉质不会偏白,也不会一味呈现绿色,白绿色又带一点点黄色的,或者泛绿泛白都属于劣质粉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