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年纪,用风华正茂来形容,是再贴切不过的了,然而世事总是这么的不尽人意。小郑在连续喝了几天“药膳汤”后出现双下肢乏力、行走困难,伴酱油色尿,诊断为“横纹肌溶解、多发性肌炎”,并一度生命垂危入住了我院重症医学科。在历经105个日夜的惊险抢救后,小郑终于脱离危险,重获新生!
危在旦夕,ICU插管上机挽救性命小郑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多发性肌炎”后,因疾病累及呼吸肌、吞咽肌,于2021年3月23日18:00转入ICU。转入当时,小郑肌无力症状体征明显,呼吸无力,痰难以咳出,指脉氧波动于50%-70%,且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酸中毒、电解质紊乱明显、休克等,随时危及生命。值班余医生当机立断,在跟小郑妈妈沟通后,立马予床边行气管插管术,插管后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指脉氧回升至99%,抢救成功!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时间窗。
与时间赛跑,与死神争斗。当晚的ICU医护人员围着小郑忙碌着,紧急建立深静脉导管、留置血透管、补液纠正酸中毒等等。从建立导管、设备耗材准备,到CRRT(床旁连续血液净化治疗)开始运转起来,不到4个小时。大家明白,这是一条年轻的生命,门口就守着伤心欲绝的母亲,容不得一丝一刻的怠慢。
这一夜,不平静。监护室内,灯火通明,各种仪器设备声此起彼伏,每个报警声响似乎都是患者恳求般诉说自己的不适。深夜,床边守候的小姑娘正在给小郑调整微泵药物,看着监护仪的各项参数趋于稳定,黎明初晓,经过CRRT清除毒素、排出多余水分、纠正酸中毒等,小郑的电解质紊乱也得到了纠正,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一夜,ICU的救命武器——呼吸机联合CRRT机,暂时保住了小郑性命。
谁懂自由呼吸的痛?辅助呼吸排痰来帮助小郑的生命体征逐步稳定,然而正处在进展期的多发性肌炎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导致小郑四肢活动无力,更为严重的是危及呼吸肌,小郑完全依赖呼吸机帮助他呼吸,加上咳嗽无力,很容易合并坠积性肺炎,痰液多了,颜色变黄了,体温也上升了,感染上来了,这也是ICU医生们头疼的事情,就算是及时调整抗生素也不能很有效解决肺部炎症。不久,痰液培养也培养出多重耐药菌:铜绿假单胞菌阳性(耐碳青霉烯),医生们根据药敏结果及时调整抗生素。中大许教授会诊时提出:患者肌无力好转难度大,后期肺部感染可能反复并加重,预后不佳,注意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病情。面对“不佳的预后”,小郑家人坚持治疗,ICU的医护人员没有放弃,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小郑闯过难关!这个阶段,清理痰液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体位引流痰液、物理振动排痰、翻身拍背、纤支镜治疗等等联合辅助排痰措施就显得非常重要。每天,“嘚嘚嘚”的振背声,伴随着护士们的鼓励声“小郑,咳嗽一下”、“试试再咳,加油”,像是一首温馨的歌曲荡漾在小郑病房里。
很长一段时间,小郑需要半小时吸一次痰,这吸痰的频率是很高的,一般患者也就2-3小时吸一次痰。有痰了,他会用手轻轻指向气管导管留置的地方,或是用眼睛向下望示意有痰(有段时间,小郑四肢肌力只有2级左右,抬手都无力)。吸痰这个操作对患者来说,是很不舒服的,很多患者会拒绝吸痰,小郑还是很配合的,主动要求吸痰。他自己示意吸完痰感觉呼吸都畅快些,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快点好起来,减轻家里人的担忧。
出血风险叠加昏迷,陷入治疗迷茫期由于治疗需要,应用甲强龙联合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治疗,小郑全身皮肤菲薄,拔除导尿管后排尿要用保鲜袋接着。有时尿袋侧漏了,小郑会阴部、骶尾部则会浸泡着尿液,皮肤护理难度极大。部分抗生素的应用也逐渐出现药物副作用,在住院将近一个月的时候,小郑全身出现散在出血点及瘀斑,凝血功能异常,需要输注血制品补充凝血因子。幸好,经过一段时间的对症处理,小郑凝血渐渐恢复了正常。4月25日,小郑间断出现肢体抽搐,逐渐出现意识不清,难道是脑出血?这个后果,无论是ICU医护人员,还是家属,都是不敢设想的。还好,大家的担心成了虚惊一场,查头颅CT报告未见异常,做腰穿的结果也无异常。继续检查,ICU医生选择继续对症治疗。小郑昏迷的原因依然是谜团,综合考虑,可能是代谢性脑病或病变引起的继发性脑损伤。十多天后,小郑竟慢慢地清醒过来了。也许,是小郑妈伟大的母爱和自身的顽强感动了上天,让这个家庭又重燃起一丝的希望。
肾功能恢复了!可以自由呼吸了!5月10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好日子,历经48天的“洗肾”日子,小郑尿量正常了,肾功能恢复了,可以拔除血透管了,大家笑着说,小郑身上又少了一条管子,离康复又近了一步。慢慢地,小郑进入了长时间断停机训练阶段。长期依赖呼吸机,一停用,小郑显得有些紧张不安,经常是满头大汗,衣服都会湿透几套,呼吸急促,这时,医务人员就会转移他的注意力,跟他聊聊天,鼓励他继续努力,告诉他,妈妈在等他回去。康复科的老师们给小郑做呼吸康复锻炼,ICU康复小组每天都给小郑做肢体被动运动及床上踏车运动,小郑也非常努力配合。ICU医护团队,终不负小郑母子所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足足3个月,小郑终于可以脱离呼吸机,自由呼吸!他激动地露出笑脸。
7月3日,小郑终于转出ICU,到康复医院继续治疗。为此,小郑携家属为ICU团队送上锦旗表达谢意!
护士感言:“从此,我不敢再小看一粒米,甚至沾在棉签上的一滴水,它们就是这世界最本初的样子“
作为ICU护士团队的一员,我见证了小郑在ICU坎坷曲折的救治之路。也已经非常熟知小郑的“套路”,咂咂嘴是要喝水,头转向一侧是要翻身,扯下面的被单则是要拉大便......彼此之间已经形成一种默契,不言而喻;而我也知道,妈妈是他活下去的动力,因此总是在他情绪低落的时刻跟他说妈妈等着你呢,继续加油,就快好了。神志清醒,四肢却动弹不得,完全靠护士们帮他清理大小便,就像一个四肢瘫痪的人,这对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有极大的无助感。
有一天,和往常一样,我们拿来手机,让他和妈妈视频对视,内容无非也是一些鼓励和不用担心的话。视频后他哭了,眼泪止不住地流,日常需求我便挨个问了一遍,都是摇头的。我想他可能是情绪压抑太久,再加上对家人的思恋,忍不住情绪爆发了。我帮他擦了眼泪,对他说“想家了是吗?”他睁开眼睛,点了点头。我说:“想哭就哭吧,没有关系的,谁都有难过的时候,没有必要强压着情绪。”等他缓解后,我给他放了一首轻音乐,他整个人表情都舒展开了。给他一点水润润嘴巴,擦擦脸上的泪迹后,小郑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想这份笑容就是对我们真正的认可。
作家周芳在《重症监护室》一书中说:“从此,我不敢再小看一粒米,甚至沾在棉签上的一滴水,它们就是这世界最本初的样子”。我们要做到的就是那句“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为在这里他们只有我们了!
供稿:邓程成、陈惠瑶
编辑:孙凯
审核:陈润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