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奔赴”的爱意味着永久和幸福。在教育行业,很多都认为老师关心、呵护学生是老师的责任所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了学生对老师的细心照顾。
6月1日,河南淮阳一中校园内,一名老师因脚部受伤,坐上了由学生打造的专属小推车,被两名学生左右“护驾”,拉着推车接去上课。网友纷纷点赞:最美师生情,这是靠两颗心“推动”的最贵专车!
去年11月,贵州遵义某校,班主任婚礼前,全班学生准备了礼花、大合唱、海报手写祝福语送给老师,老师表示惊喜之余,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相信老师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倍感欣慰,“双向奔赴”的师生情真的太让人感动了!
那如何建立这样良好的师生关系呢?
读懂学生,重视主体性
首先,前置沟通时间,接手新班时的学情调研,学科课堂教学的学情前测,都是研究学情、读懂学生的有效渠道。如通过“打一个温馨电话、查一次档案记录、来一次老班访谈、做一次调查问卷、约一次深入家访”等渠道。
常态工作日志中,持续观察学生加深了解,需要教师在常态工作中“闭上嘴、迈开腿、用心看、仔细听、充分想”,不同时间段,教师观察学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堂教学要持续致力于读懂学生、把握学情,才能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让教学从“批发式”集体服务走向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
关爱学生,将心比心
智学君问过一名老师如何经营好师生关系?
老师回答:用真心,将心比心。
学生对老师善意是非常敏感的,建议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充分发挥教学和生活中直观情感的优势,比如合理运用形体、语言,这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有着润物无声的效果,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与自己交流,这样可以建立更紧密的关系,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他们可以随时向自己寻求帮助。
走进学生,建立信任
“信赖往往产生最美好的境界。”对学生一个温柔的微笑、一个倾诉的心态,一句暖心的话语等,都是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润滑剂。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写写你喜欢的老师是怎样的?你认为老师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或者,你近段时间的在学习上的收获?
可以通过文字与学生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敞开心扉,学生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信任是心与心的直接交流,学生能心领神会,并在学生内心产生巨大的动力。
教育更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与耐心。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角色的内涵,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打造“双向奔赴”的师生关系。
——End——
来源:智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