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要推动各民族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项重点任务是什么?
第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第二,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第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第五,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
三、“五个认同”的内涵是什么?
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
四、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的内涵是什么?
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五、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
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七、推动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要重点把握好哪四对关系?
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八、如何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九、如何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是需要的,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十、如何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把汉族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都是不对的。推动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创新要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来进行,不能本末倒置。
十一、如何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
物质和精神相辅相成,不是非此即彼、此消彼长,不是单选题。经济社会发展并不自然而然带来民族团结,并不自然而然带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填饱肚子,更要管好脑子。所有改革发展都要赋予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