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
(7)不顺从;抵触。《释名·释言语》:“逆,遻(è,同“遌”)也,遻,不从其理则生殿遻,不顺也。”《玉篇·辵部》:“逆,不从也。”《诗经·鲁颂·泮水》:“既克淮夷,孔淑不逆。”朱熹《集注》:“逆,违命也。”淮夷已经被征服,俯首听命不违抗。又比如《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莫逆,指没有抵触,感情融洽;三人会心地相视而笑,心心相印,于是相互结成好友。后来“莫逆之交”成为成语,用以指非常要好的朋友。
(8)抗拒;拒绝。比如《战国策·齐策三》:“故专兵一志以逆秦。”高诱注称:“逆,谓拒之。”所以,他们集中兵力要一心一意地共同抗秦。
(六国与秦对抗形势图)
(9)叛乱;背叛。《广雅·释诂三》:“逆,乱也。”《礼记·仲尼燕居》:“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孔颖达疏:“逆谓逆乱。”比如陆游《长歌行》:“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这里的李西平指唐朝名将李晟,他平叛有功,被封为西平郡王。也用来指叛乱之人。比如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即用此义。
(10)预料;猜度。《玉篇·辵部》:“逆,度也。”比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南朝裴松之注引《后出师表》:“凡事如此,难可逆见。”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很难加以预料。
(影视剧中的诸葛亮)
(11)上书。《周礼·天官·宰夫》 :“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宰夫的职责,掌管有关治朝的法令,以规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和群吏的朝位,监察他们是否违反禁令。依尊卑安排群吏的职事,以待治理来朝宾客的小事,受理诸臣的奏事,以及民众的上书。
(12)乖于常理。《荀子·非十二子》:“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杨倞注称:“逆者,乖于常理。”大意是:为非作歹而又很坚决,文过饰非而似很完美,玩弄奸计而似有恩泽,能言善辩而违反常理,这些都是古代特别加以禁止的。
(13)中医指某此病症。《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谓逆者,手足寒也。”《本草纲目·草部·旋覆花》:“(旋覆花)开胃,止呕逆不下食,行痰水,去头目风。”
(旋覆花)
逆字的小篆写法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