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发起的“好校风从哪儿来”大讨论引发读者强烈反响。到底该如何为师、为学?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好校风从哪儿来·专家有话说”栏目,希望将这个问题的讨论引入更深层次。
这几天,光明日报就师德学风做了系列报道,还发起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爱学习了?”的小调查,引发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我仔细阅读了大量网上评论后,内心很是兴奋。学习的话题能引发这样的社会大讨论,这让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寻学习带给自己精神上的意义与价值,也让我看到了社会文明风尚的进步。
爱上学习为什么那么难?汇总网友们的观点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没时间学自己真正喜欢的内容;二是外界有太多干扰让自己很难集中注意力,自控力不够;三是缺乏目标规划,不知道自己学习为了什么。看到这些原因,我心中也不禁感慨,青年学子们的困惑似乎很相似。我在清华大学学习发展中心,接待过近1000个学生讨论自己的成长困惑,这些也是他们最常问的一个问题。
其实,爱上学习并不难。从内心三个方向去试试,也许,你就能很快爱上学习了。
学习成就感:遇见更加强大的自己
找到学习的成就感是爱上学习的第一招。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那些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体验。比如,学游泳学会了、成功做出一道题、老师表扬你坚持完成了很难的学习任务等。这些成功的学习经验让你会有信心面对新的学习任务,也会让你拥有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后的强大自豪感。当然,到了大学可能会同时有很多课程要学习,很多作业要做,而且难度很大,仅仅靠自己并不能获得如此多的成就感。但这也是你可以变强大的一个机会,需要你去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学习如何找任课教师提问,学习如何与同学合作等方法,让自己在大学里依然保持学习的成就感。
在清华大学,时间管理能力提高是新生预约最多的主题。我们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教学生学会时间管理的方法步骤,自我反思大学学习中最有价值的事情,并且固定安排时间去做。只要真正投入时间去做了,绝大部分同学都会有独特成果,找到成就感。除了时间管理的挑战,学生们可能还会遇到《微积分》《大学物理》等课程很难、史学课程的大部头啃不懂等挑战。然而,办法总比挑战多,只要大家向任课教师或有经验的学长请教,掌握方法后,就会所向披靡。
学习愉悦感:遇见更真实的自己
第二个爱上学习的妙招是找到学习的愉悦感。
我们从小就会有自己天然感兴趣的内容,学习这些天然喜欢的内容,即使学得不好也可以体会到内心的愉快。比如,我小时候就喜欢跳舞,六岁时曾经偷偷瞒着父亲报了学校的舞蹈兴趣班,没去报他期望我去学的乒乓球班。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次“做自己”的美妙体验,学了《化蝶》这支古典舞,不少动作至今仍能跳出来。
我在清华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接待了不少有自己独特学习兴趣的同学。比如,曾经有一位很喜欢文学的化学系学生,她觉得每次在写网络小说时,那个创造想象世界、指尖跳动的自己,她最喜欢。虽然,她在化学系也能获得学习成就感,把课程学好,但上历史和文学欣赏课程总是很愉快,内心洋溢着幸福感。最终,她选择转系去了人文学院,尽情地把更多时间花在文学创作上。
当然,有些学生会被某些现实因素所困扰,比如,其他必须要学的课程任务占用了太多时间,而自己没有时间去学习真正感兴趣的学科。我往往会告诉学生:“你要学会让自己幸福。”既然已经知道学哪些会让自己开心,为何不去尝试呢?就像我现在每周还是会去参加舞蹈协会的活动,每个学期学一支新舞。
学习价值感:遇见满怀热情的自己
找到学习的价值感后,你总会遇到满怀热情的自己。
所谓的价值感就是你觉得学习不是浪费生命,即使学得很辛苦也是值得的。找到价值感的确比找到成就感和愉悦感更加难一些。来找我咨询的同学有时会说:“老师,我觉得现在我还没有遇到真正令我有强烈热情的事业。”一方面,这是因为价值感很抽象,而且很多样,不同人的价值观念差异很大。另一方面,每个青年在青春期需要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价值感,这个过程原本就需要经历较长的时期,并非一两年就能确定。
在中国,上大学前影响学生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对比较明确与统一——考上好大学。然而,到了大学就不一样了,价值观变得多元。有的人说学习是为了找到好工作,挣钱养自己;有的人说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有的人说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在大学积累人脉……可以说,一千个大学生会有一千个学习价值观。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每位学生开始独立思考,批判性地思考不同人群的价值观念,确定自己独特的大学学习意义,并且应用到具体的日常生活中去。这是大学生需要学习提高的一种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支撑这种能力背后的独立人格。
在清华大学,许多学生都想找到真正能让自己有热情的事业,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价值感。这都是很常见的生涯规划。一般青年找到社会价值感需要经历自我认知、道路探索、独立决策三个阶段。
在自我认知阶段,目标是让学生发现独特的自己。我会采用霍兰德职业兴趣、MBTI等人格倾向理论与测量工具,与学生讨论自身的独特性,独特兴趣、能力和已有的价值观念。
发现独特的自己后,学生自然会有学习方向的选择,然后就鼓励他们进入道路探索阶段,他们需要广泛了解真实的专业要学哪些内容,这些专业知识与能力将来可以应用到哪些真实的场景,最终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什么样的成果和社会贡献。这个阶段就像谈恋爱一样,选择的前提需要互相了解,真正的爱来自于深深的理解。学生往往在这个阶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为有的学生想探索的领域很多,而且不少领域需要亲身经历才会真正了解。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独立决策阶段。基于以上搜集到的关于学生自身的信息,现实专业学习的信息,最终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当下的价值观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以及更加具体的学习内容与项目。
我见证了很多同学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价值感,他们的学习热情与冲劲往往会反过来激发我,不断寻找满怀热情的自己。
助力学生爱上学习:营造人本的教育环境
虽然在道理上,让学生们爱上学习并不难,但是他们在找寻学习的成就感、愉悦感和价值感时,仍需要人本的教育环境,提供个性化的资源支持与引导。
在他们暂时没有获得学习成就感的时候,教师能给予他们经历挑战难度的理解,对努力的肯定和鼓励,并给予具体方法上的耐心指导,这都是他们喜欢上学习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在支持学生找到学习愉悦感上,学校应加大可供学生自由选择课程的比例,给予充分的自主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支持学生找到学习价值感上,学校能创造更多了解不同专业和实习实践的机会,开设出更多不同学科前沿的课程,提供专业的咨询师,用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帮助学生自我认知,独立决策……
总之,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为了让青年学子成熟成才,我们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作者:詹逸思,系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