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老两口挨个银行找已故独子存款”一事,让无数网友破防。据报道,河北邯郸某行工作人员在银行值班时,碰上一对失独群体来查询已故儿子的存款。老人称,儿子在铁厂工作时不幸离世,听人说儿子在银行有存款,但不清楚具体哪家,只能一家家挨着查询。
这条新闻再一次让失独家庭进入公众的视野。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失独年龄大都在50开外,经历了“老来丧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
据社科院研究,中国目前至少有100万多个失独家庭。而根据卫生部的数据,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6万的速度在增加。这是一个非常庞大但是缺乏社会关注的群体,冰冷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这些家庭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沉重的失独之痛。
据资料显示,从2007年起,国家就开始重视失独家庭的困难现状,出台政策为解决失独家庭的社会保障困难提供政策依据,政府会给予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扶助金,2018年,政府将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
然而与失独的创伤和生活的压力相比,这些经济补助更多是“杯水车薪”,对于失独群体来说,真正的痛点在于缺乏生活上的帮扶和精神上的抚慰。一方面对于失独群体而言,失独之后,家务、就医、缴费等事情都需要失独群体自行处理,由于失独者本身年纪较大,一些失独者并不能便捷地完成这些生活琐事,正如邯郸老两口一样,给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另一方面,由于失独带来的沉重的心理打击,失独群体生活在失独的阴影下,逐步脱离社会生活,相比起其他弱势群体,社会对于失独家庭的关注较少,对失独家庭不了解,对失独群体诉求摸不清,失独群体也渐渐封闭自己,自发抱团群暖,建起失独群体自己的“朋友圈”,造成帮扶上的困难。
对于失独群体的帮扶,应该引入社会力量。除了经济上的补贴,社区应当切实掌握失独家庭的现状,积极组织志愿者为失独家庭提供心理咨询和生活帮扶,切实满足失独家庭的迫切需求,提供更多失独群体得到持续、有效的心理康复服务和生活服务,失独不失爱,让更多的失独群体有所依靠,走出封闭与悲观,参与社会生活中。(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杨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