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1)火石红与麻仓土的关系密不可分。元青花器物施釉不到底,底部不施釉,胎土中铁的成分在高温烧制过程中集中往没有施釉的方向挥发,所以元青花的火石红是从里边往外涔漏出来的,决不是后来人为涂抹而成的。有的元青花底部肉眼不见火石红,或者火石红很不明显。但肯定有一些黑痣。不是没有火石红,用高倍放大镜观察,还是能看到一些很自然的火石红现象的;
(2)元代青花瓷器的釉色一般比明清时期的略厚一些,胎质不如明清的细致,在器物上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底足和缩釉处呈现出一种火石红斑。随着考古实践,书本上的好多结论是要修改的,很多人写书,可能是片面性的,有的书上讲,瓷器越到明代或者越早,它的火石红越浓、越艳,但是我在伊斯坦布尔看到元青花上没有火石红? 元青花中有的有火石红,有的没有,明代的瓷器,也并非所有的都有。这是由于瓷泥的配方不同,出现了火石红,它的胎泥里面必含一定量的铁,像福建德化的瓷器,它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火石红,因为它的胎体里根本不含铁。但景德镇的胎里面既含有高铁又含有低铁,含铁高的火石红容易产生,含铁低的火石红不易产生,故元青花的火石红是浓淡不一的。它器型形制巨大,常见的有大瓶、大罐等大件作品。
(3)元青花在露胎处经常显出或淡或浓的红黄色。这种现象,是在入窑后火烧形成的。平常称做窑红或火烧红、火石红。元青花的窑红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胎土中含有铁元素而形成的。元青花的胎中含有多种元素,还会有一定量的水分。在入窑烧制的过程中,水分会从胎里向外蒸发。而胎土中含有的游离铁元素随着水分的蒸发会浮现到胎皮表面,显出深浅不等的红黄色。这就是窑红。也就是说形成窑红的成因一是胎中含有铁元素,二是胎含水分,胎晾晒干燥不透而形成的。
第八章
(4)火石红表现多样,是与胎土所含铁元素及水分的情况决定的因素;
①当素胎施釉后晾晒比较彻底,胎釉均已干透的情况下,入窑烧成后,露胎处往往没有火石红,只有一些铁元素积聚的芝麻黑点现象;
②当胎凉晒不够彻底时,胎土中所含的铁元素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浮现。在露胎表面显出火石红现象;
③表胎已晒透,但施釉后未干透而入炉烧制的,因为釉中含水分缘故,会在釉水周边形成一圈轻重不等的火石红。
④个别元青花在底部露胎处显出较浓厚的红黄色类的护胎釉面的东西,似乎是涂了一层东西,经烧制后而凝聚。
工艺特性:折叠白度亮度、折叠粒度分布、折叠可塑性、折叠结合性
粘性:折叠干燥性能、折叠烧结性、折叠烧成收缩、折叠耐火性、折叠悬浮性、折叠可选性、折叠吸附性
化学稳定:折叠电绝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