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张震(右)和李耀文
黄克诚派人将吴命媛送到武汉,再由武汉前往南京,张震接到电话之后一早便在江边等候吴命媛前来。
11年了,这11年他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唯独对不起养育自己的母亲。
吴命媛憔悴而苍老,见到张震的一刻没有认出来,只是有些不安。张震等不及母亲下船,几步跳了上去,对着吴命媛深情地叫了一声"姆妈"。
吴命媛看着眼前含着泪的中年人,好像是在梦中,还有点半信半疑:"你的话好懂啊!"
张震忙回答:"我是你的儿子!"
此时此刻,吴命媛的眼神才突然一亮,认出了张震。
图|1940年11月,张震(左)在日军飞机残骸前合影)
张震看到了吴命媛手中紧紧抱着的东西,那是他小时候曾经盖过的印花被子。这些年来,即便流浪街头温饱都难以保障,也不知儿子是生是死,神志已经不太清晰的吴命媛依旧仔细保存着张震幼年时用过的东西。
张震不禁泪如雨下。
张震的参谋和警卫员正想要扶着老人下船,张震蹲下身来背起了吴命媛,一步步走下了船。
一家人终于团圆了,张震的夫人马龄松赶紧拿出自己的衣服给婆婆换上,将婆婆身上的旧衣放在水盆里面洗一洗,最后这一身旧衣却成了一条条的破布,根本无法再穿了。马龄松心中的酸楚无以言表,这11年来老人家受过的苦难,怎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张震夫妇希望吴命媛能够留在身边,让她安享晚年。但吴命媛无法习惯城市的生活,只住了半年就想着回老家去,有时候精神受到了刺激就会到大街上乱跑。
图|粟裕、张震研究作战计划
当时解放军正准备进攻舟山、再战金门,张震的工作非常繁重,马龄松在南京上班,除了节假日之外基本上也没有时间陪伴和照顾老人。张震生怕吴命媛跑出门被汽车撞伤,只好同意让她回家。
张震对母亲的感情非常深厚,后来亲生母亲余朵莲写信来寻张震,张震这才知道对自己从来无所保留的张继纶、吴命媛夫妇原来是他的养父母,他怕吴命媛在感情上不能接受,于是背着吴命媛去见了亲生母亲,此后同样关心照顾。
在和平年代,张震一直保持着自律和清醒。每天他都会做一道高等数学题,保持理性思考的习惯,早上起床必吃两个鸡蛋,中午喝三小杯白酒,每天晚饭之后走四里路,这些都是他健康长寿的秘诀。到了晚年,张震的思维依旧非常活络,一次他在驻港部队某连视察,问连长他的手枪号是多少,连长支支吾吾说不上来,张震说:"我当连长时发的第一支枪的手枪号到现在还记得。"说完拂袖而去。
戎马一生的张震治军严格,对子女的要求也高。他和夫人马龄松相濡以沫,伉俪情深的二人一共育有四子一女,四个儿子均为将军,唯一一个女儿挑的女婿也是一名将军,这一大家子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做"将门",什么叫做"虎父无犬子"。
图|张震将军全家福
张震和家人们定下了数条家规,其中包括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用他的名义谋取职位或者钱财。张震一切体现军人优秀品质的思想和举止,都深深影响了子女。
1978年下半年,中越边境形势紧张,中央军委认为有必要进行自卫还击作战。时任总后勤部部长的张震觉得,要需充分做好作战准备,掌握后勤保障的主动权。
《张震回忆录》之中记载,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当时军队弹药的质量较差,部分军工企业甚至已经关闭,数量严重不足。手榴弹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不能爆炸的,在管理之上,弹药批次混杂,验收不严格,保管不善,张震立即要求军械部通知所有的军械仓库进行认真检查,迅速修复和抓紧生产。
1979年1月,张震前往南宁检查部队备战情况,战士们精神抖擞,许多已经确定转业的干部们纷纷要求上前线,不少病休的将士们也提出要出院随部队出发。
但张震依旧建议推迟一个月,国内军队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历战争,打起仗来整体素质要比建国初期低了许多。老兵们文化素质低,看不懂地图,占大比重的新兵经验不足,有些新兵才刚刚入伍一个月,射击和投弹动作都还不熟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