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神就是我。
我自己封给自己的。
下一步是研究卤煮,然后封自己是下水之神。
一股从虚空中生出来的自信让我写起这篇推送,毕竟我第一次吃爆肚是在去年,还是在一家卤煮店。。
这次去北京前就突然莫名想吃爆肚。想了又想,最后其实只吃了两次。第一次还是瞎吃,看着一张菜单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吃的时候迷迷糊糊吃完了小脑壳里全是疑惑,于是翻阅了好几天资料,竟然觉得自己悟到了,第二次带着一肚子知识去吃,感觉确实不一样!
下面分享一下我悟到的芝士,都很简单!像我一样对爆肚本来一无所知的朋友可以在去吃之前学习学习!以前上学时候听奥赛第一名同学给自己讲物理题一个字也听不懂,但是和自己一样总不及格的同桌讲的题我倒是学得明明白白。如果你觉得我说错了可以先去查查到底错了没有,万一真是我错了可以用和蔼可亲的语言来告诉我一下,嘻嘻。
学习时间
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写爆肚说:爆肚仁儿有三种做法:盐爆、油爆、汤爆。盐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油爆要勾大量芡粉,黏黏糊糊。汤爆则是清汤汆煮,完全本味,蘸卤虾油吃。
几十年后的今天很多当年的美食已经改头换面了,爆肚店大多只卖水爆(即汤爆),卖油爆的店极少,盐爆根据我的理解可能是现在的芫爆,卖的店也不多。总之水爆肚是主流以及大部分人对爆肚的印象了。
先贴一张爆肚店菜单(图片来自大众点评)
主菜那栏说的什么是不是完全无法理解!根本不知道怎么点!就认识个百叶,但是对那些什么蘑菇葫芦又好奇得不行!
那么先从头说起,爆肚的肚指的是什么?
肚,就是胃!爆肚是一种回民小吃,所以只做牛羊的肚。
牛和羊都有四个胃,每个胃形态都不一样,所以这就造成了爆肚分这么多品类啦。
这四个胃大致的特点我总结了一下(很通俗但简单好记!):第一个胃表面像毛巾,第二个表面像蜂巢,第三个就是一层层的百叶(毛肚),第四个跟猪肚差不多厚厚滑滑。
传统爆肚一共可以爆13种!牛的四种,羊的九种。据我了解,北京著名爆肚店里爆全这13种肚的只有金生隆和同城四季爆肚涮羊肉,后面有去金生隆,到时候详谈味道。其他爆肚店已经不会再做这么多品种了。
知识点总结:爆肚最多有13种,牛4羊9
接着说牛的这四种肚分别是什么呢?
肚仁,厚头(肚领),百叶,百叶尖
厚头就是第一个瘤胃(毛巾一样那个)比较厚的一块凸起,口感脆韧(找半天没找到图片!点的人不多!)
百叶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个黑色的啦,脆脆的,比较常见普通,如果有13种那么多品类,还是想先尝试一下少见的品种吧?
(图片来自网路)
百叶尖是下图里面带黑色的那个!百叶的精华部分,很好嚼,嫩脆!
肚仁是我的最爱!来自第一个瘤胃的肚领(厚厚的那个部位)再把外皮剥掉。看描述就知道有多稀罕娇嫩。这个优点就是非常嫩滑,没有异味,如果是爆肚入门选手我比较推荐肚仁。
而且肚仁真的很罕见!别的地方菜里面很少有把这个部位如此精细挑出来料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