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竹篱下,忽闻犬吠鸡鸣,恍似云中世界;芸窗中,雅听蝉吟鸦噪,方知静里乾坤。
【意译】
当你正在竹篱笆外面欣赏林泉之胜,忽然听到鸡鸣狗吠的声音,就宛如置身于一个虚无缥缈的神仙世界中;当你正静坐在书房里面读书,忽然听到蝉鸣鸦啼,你就体会到宁静中别有一番超凡脱俗的天地。
【解读】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只有放慢脚步、放空心灵才能找到生活真正的美,才能在自己的生活体验中发现新的深度。漫步在幽深的小路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透过林荫,怀着一种悠闲的心情细数阳光洒在地上碎石般的条纹,或者闭上眼睛,感受扑面而来的淡淡花香。仰天长望,白云在轻轻地飘;哼一首无名的小曲,默念一首小诗。这些都会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生活的美。
【原文】
面前的田地要放得宽,使人无不平之叹;身后的惠泽要流得久,使人有不匮之思。
【意译】
一个人待人处事要心胸开阔,与人为善,使你身边的人不会有不平的怨恨;死后留给子孙与世人的恩泽,要能够流传得长远,才会使子孙有不断的思念。
【解读】
我们敬仰之人无非具备两点,一是心胸开阔,二是与人为善。想要人敬畏其实很容易,而能够身后留名的人,让人无限感念的人,一定具备海纳百川的胸怀、以德服人的品行。
【原文】
天贤一人,以诲众人之愚,而世反逞所长,以形人之短;天富一人,以济众人之困,而世反挟所有,以凌人之贫。真天之戮民哉!
【意译】
上天给予一个人聪明才智,是要让他来教诲众人的愚昧,没想到世间的一些聪明人却卖弄自己的才华,来暴露别人的短处;上天给予一个人财富,是要让他帮助众人解除困难,没想到世间的有钱人却依仗自己的财富,来欺凌贫穷的人。这两种人真是上天的罪人。
【解读】
立身要有自知之明,不恃才傲物,要以谦虚低调为本,为富应该不攀比、不炫耀,而应当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否则,才智和富贵给人带来的不仅不是好处,反而是灾祸。
【原文】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惟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意译】
自然界的气候规律是,温暖就会催发万物生长,寒冷会使万物萧条沉寂。做人的道理也和大自然一样,性情孤傲冷漠的人,所得的福分也比较淡薄。只有那些性情温和而又乐于助人的人,他所得到的福分才会丰厚,留下的恩泽也会长久。
【解读】
在日常工作中,人与人之间免不了互相帮忙。但帮助必须是出自真心的关爱,是诚挚的。这不仅使得付出关切的人和接受关切的人都有成就感,还会使当事人双方都受益。当一个人尽自己所能成人之美时,他就是在帮助自己。因为在这个由人组成的社会里,当接受我们帮助的人对我们表示感谢时,我们就会感受到一种温情,这种温情让我们感觉更舒服。那种因为使别人幸福而令自身欣喜的感觉,让我们知道幸福的真正含义,让我们想远离那种生活如行尸走肉般的冷漠世界。
【原文】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意译】
对待心术不正的小人,要做到对他们严厉苛刻并不难,难的是不去憎恶他们;对待品德高尚的君子,要做到对他们恭敬并不难,难的是对他们有礼。
【解读】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庞大繁冗的人际关系联合体,其中有各色人物,他们有各自的性格。只要我们身在一个团体中,就会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些人有的是君子,有的则是小人。一个人想要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首先就要有容得小人、敬得君子的气量。
【原文】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意译】
一个布施恩惠于人的人,不应总将此事记挂在内心,也不应对外宣扬,那么即使是一斗粟的恩惠也可以得到万钟的回报;以财物帮助别人的人,总在计较对他人的施舍,而要求别人予以报答,那么即使是付出一百镒,也难有一文钱的功德。
【解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诗是在告诉人们,只要是纯净的泉眼,就能源源不断地流出清水。对人来说,心灵的善是一切行为的泉眼,只要心灵善良、纯净、美好,所有的行为也就不会带有灰色。
【原文】
世人只缘认得我字太真,故多种种嗜好,种种烦恼。前人云:“不复知有我,安知物为贵?”又云:“知身不是我,烦恼更何侵?”真破的之言也。
【意译】
世上的人因为把“我”字看得太重,所以才会产生种种嗜好和种种苦恼。古人说:“如果已经不再知道我的存在,又怎么会知道东西是否贵重?”又说:“如果知道自身都不是我所能掌握所能拥有,那么烦恼又怎能侵害我呢?”这真是一语中的。
【解读】
林语堂有一句很形象的话:“自己萎弱,恶人健全;自己恶动,忌人活泼;自己饮水,嫉人喝茶;自己*,恨人笑声,总是心地欠宽大所致。”心胸狭隘的人,总是感觉别人过得比自己好,把自己弄得很痛苦,在别人眼里这种心理是非常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