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4日轻松互助宣布关停后,3月26日,又一网络互助头部公司——水滴互助宣布关停。
水滴互助会员公告称,原互助计划将于2021年3月31日18点正式终止。在此之前,不幸确诊大病的会员,自首次诊断之日起180天内,可继续向平台发起申请,若符合原互助条件,将由平台提供合理赔付。对于用户账户内的余额,平台将从今日起5日内发起退款。
将为会员提供一年期健康险 保费由水滴互助承担
据悉,水滴互助关停后,仍将通过服务升级的模式为用户提供健康保障服务。考虑到大部分互助会员没有购买商业保险,水滴互助为会员提供了保障期限为一年的水滴健康保,最高50万元保额,保费由水滴互助承担。同时,水滴互助还为会员提供免费在线问诊、体检等健康服务。
截至目前,水滴互助已上线将近5年,累计服务8000多万会员,共帮助21235位会员分摊了大病和意外互助金。
水滴公司CEO沈鹏在当天也给员工发送内部信称,网络互助毕竟不是保险,未来仍然面临未知和不确定性。最近这2年,各种普惠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也不断出现,用户有了更多选择,“保大病”也在向“保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相信是时候对业务进行调整和升级。
年内已三家网络互助平台关停 诞生十年为何迎“退潮”
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三家知名网络互助宣布关停,除了轻松互助外, 1月15日,美团互助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
回头看,至今网络互助行业已经走过十年,覆盖上亿人次,其低门槛、高性价比,让中低收入人群在医保外增加了一层保障。
此前,贝壳财经记者曾采访国内首家网络互助平台康爱公社,其相关负责人对记者坦言,发展至今,出现了一些早期未曾预料的情况。包括互助案件审核和防投机、防欺诈面临挑战;对受众对互助的认知和分摊的承受能力估计不足,本想解决低收入人群的保障问题,但是该群体对互助普遍缺乏认知,随着分摊的上升,平台承受了越来越多的压力。此外,外界对于互助合法性的质疑增加也给平台运营带来压力。
康爱公社遭遇的这些“成长的烦恼”可以说具有普遍性。一方面,网络互助经历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后,会出现会员数量增速放缓甚至下滑的情况。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互助大多采取事后分摊,因此,分摊频率和金额的呈现是有所延迟的,且疾病发生率会随着会员年龄的增长而提高,这样一来,有些会员会认为分摊的费用超过预期,因此选择退出。健康的会员显然更容易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他们还能选择通过购买保险或者参加费用更低的网络互助等方式获得保障,这就进一步提高了网络互助平台的逆选择风险以及疾病发生率,形成恶性循环。
另外,价格低至十几元的惠民保快速发展或许也加速了网络互助“退潮”,与愈发便宜的惠民保相比,网络互助平台的分摊费用却有所上涨,比如e互助官方公众号提供的数据显示,中青年计划每月均摊已连续12个月稳定在13元左右,老年人互助计划每月均摊稳定在18元左右。也就是说,前者全年分摊金额约为156元,后者则约为216元,与惠民保相比价格优势已经不明显。
监管形势不明朗也是行业一大“担忧”,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员朱俊生此前对记者表示,首先,我们要承认网络互助在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这是一个前提;其次,由于网络互助涉及一些金融风险,需要被纳入监管,并且,如果监管不明确的话,对平台而言也不是好事,容易被监管的态度左右。
“但是目前监管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简单套用现有的对保险行业的监管去监管网络互助,如果这样的话,网络互助自身的很多特点就没有了,所以,必须建立适应网络互助特点的监管,这是特别大的挑战,需要突破很多监管框架,背后的观点也需要深度讨论。”朱俊生表示。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潘亦纯 编辑 李薇佳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