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无不亡的朝代,正如世上无不死之人。事实上朝代和生物一样是有寿命的,这是因为王朝政治说到底是由人来维持运转的,而自然规定决定了人力终究是有极限的,因此王朝的肌体也是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渐老化。1945年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将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现象总结为历史周期律。其实只要我们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几乎所有中国王朝在灭亡时几乎会呈现出同样的特点:官吏贪腐、财政紊乱、军备空虚、权臣乱政、农民起义、外族入侵......
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个朝代在行将灭亡时都会出现上面提到的这些现象。每个朝代的灭亡都有一些共同的原因,不过每个朝代的灭亡也都有各自的具体原因。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非朱元璋莫属:秦始皇嬴政在成为皇帝之前就已是秦王;晋武帝司马炎是靠爷爷司马懿、大伯司马师、父亲司马昭为他打下的基础才坐上皇位的;出自关陇贵族世家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时期就已是显赫一时的外戚;唐高祖李渊是隋炀帝杨广的表兄;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后周禁军将领;元、清两代则是由少数民族首领入主中原。
纵观中国历代大一统王朝之中只有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这两位开国皇帝是出身布衣平民。如果非要拿刘邦和朱元璋比,那么无疑是朱元璋的起点更低:刘邦好歹还当过泗水亭长;朱元璋最落魄时甚至当过乞丐。明朝276年的国祚(不含南明在内)因此被形容为是“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开局一个碗打下偌大江山的朱元璋固然不易,然而用一根绳在煤山终结大明王朝的崇祯皇帝比起其他亡国之君却显得与众不同。在即位当年就清除了手握大权的魏忠贤足以证明崇祯并非一个碌碌无为之人。
事实上崇祯同明朝后期一群怠政的皇帝比起来算得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然而无论他多么努力也始终无法扭转明朝灭亡的命运。崇祯皇帝的经历的确值得人扼腕叹息,因为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他身上——明朝实际上是亡于不可逆转的历史规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社会矛盾就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当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之时就会诱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历史上直接被农民起义推翻的王朝很少,不过被农民起义动摇统治基础的王朝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