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豆汁与石膏的完美邂逅,成就了千古一味的美食——豆腐。对于开州人来说,其中一种美味,就藏在开州北部山区的大山里,那就是紫水豆干。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手工豆腐和豆干在紫水乡流行起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这一门手艺,这两道美食也就成为了紫水人餐桌上的传统佳肴。
据古籍记载,紫水豆腐起源于清朝,距今已有近200年历史。豆腐好吃但不易保存,时间一长,容易变质。在清末民初,紫水一位邬氏老人看着没吃完的豆腐,变味了怪可惜的。于是她试着将没吃完的豆腐划成小块放在锅盖上面炕干,用来炒着吃,这一吃居然发现美食的“新大陆”,于是紫水豆干就诞生了!
陈先坤,紫水豆干制作工艺第四代传承人,在上百年的家族传承中,制作工艺一脉相承,他就是师从母亲周先春。
要想制作出好的豆干,一定少不了好的原料,在陈家人看来,田坎豆无疑是制作豆干最好的原料,个头虽小,但做出的豆干香味浓郁、口感细腻。紫水乡是一个传统农业大乡,黄豆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与其他地区有所不同的是,村民会将它们种植在水分充足、光照条件优越的水田坎上。这种产于本地的豆子,当地人赋予了它一个带有浓郁乡野气息的名字——田坎豆。
同时,陈先坤一家人所住的地方,老地名叫老井屋,因为有口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古井而得名。陈家人做豆干,一直都是用这口井里的水,上百年来从未改变。那是因为,用井水做出的豆干,比自来水做出来的好吃。周先春说,这水井,怪得很,夏天水质清凉,冬天却是微热,不管外面下多大的暴雨,井里的水依旧清澈。好的豆子加上好的水,为制作豆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再辅以传统工艺,便孕育出了享誉全国的紫水豆干。
想要吃到豆干,必定是先要做出豆腐来。
去除杂质的豆子,经过长达4个小时左右的浸泡后进行磨制。石磨磨浆是一项既费时间又费体力的活,但这样磨出的豆浆更加细腻、均匀。
一个简单的十字支架,套上一张麻布,这是最传统也是最简单有效的过滤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将豆汁与渣分离出来。然后将冷浆倒入锅中,接受火的考验,在渐热的过程中,温度达不到,或是烧煮时间过长,都会让豆汁失去本身的味道。
煮好的豆浆盛入容器中,等到温度降到90度左右,是点石膏的最佳时机。点膏如同画龙点睛,是豆腐制作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步骤。为了磨出口感更好的豆腐,陈家人在近些年来逐渐琢磨出了一个较为精准的数据。10斤豆子,2两石膏,在不用过称的情况下,能够做到相差无几。
从豆花到成块儿的豆腐,是一个借助外力除去多余水分的过程,将豆花包箱进行压榨。压榨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如同艺术创作一样,时间慢慢沉淀出的才是最理想的作品。经过两个小时的压榨,白白嫩嫩的豆腐就可以出箱了。
做好的豆腐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去卖,但陈家人擅长的,远不止于此,将白白的豆腐变成金黄色的豆腐干,这才是陈家人拿上市面的作品。
紫水豆干外老内嫩、嚼劲十足、满口醇香。“紫水豆干没得巧,全靠浸得好。”周先春对制作豆干也很有经验。晾晒豆干或者用火炕干豆干,豆腐边角淡淡显黄就可以了;然后烧开水,依次放入盐巴、酱油、老姜等调料,接着把豆腐块放入烧开的卤水中煮2分钟,捞起冷却;再放入卤水中,用文火卤制5分钟,又捞起冷却;再放入卤水中煮……为了更好入味,豆干卤制的次数可以多达6次。完全入味后,再将豆干平铺在竹篾笆折上风干,美味的豆干就制作完成了。这种方法就是从数次的试验中总结而来。
在周先春家的堂屋院坝里,到处用竹篾笆折晾着大小匀称的豆干,散发出阵阵醇香。不由地让人感叹,这是时光风*美味,更是用汗水蒸发出的勤劳杰作。青丝熬成白发,用一辈子的时光,沉淀出地道的美味,凝结成一块块小小的豆干。豆干虽小,但沉重又甘甜,沉的是百年技艺,甜的是美好生活。
来源:开州广播电视台、开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