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家一岁多的宝宝,早早就学会了自主如厕,我家的两岁了,脱了拉拉裤试了很多次为什么还是不会?
家里的长辈说,把尿把便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己上厕所?
给宝宝脱掉纸尿裤换上小内裤,是不是更有利于宝宝学会如厕呢?
选什么样的如厕工具才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呢?
……
自主如厕,是宝宝进入幼儿园甚至托管前必须要学会的技能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宝宝学会自主如厕呢?
这期我们来详细地说一说,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目录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吗?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
如厕训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如厕训练应该怎样做?
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更快学会自主如厕吗?在“要不要把尿把便”这个问题上,宝妈们往往与家里的长辈存在着分歧。
很多宝妈都听说过,把尿把便可能会导致宝宝脱肛、肛裂、髋关节脱位等问题,所以反对把尿把便,青睐更科学的如厕训练。
而长辈们则认为,把尿把便能让宝宝早早学会自主如厕,而且在没有纸尿裤的年代,大家都是这么把过来的,也没见有什么危害。
那么,到底谁的说法正确呢?
首先,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把尿把便会导致脱肛、肛裂、尿路感染、便秘、痔疮等问题。相反,抱坐前倾的姿势更有利于宝宝排便。
另外,髋关节发育不良、脱位,多是强行拉直宝宝的双腿造成的,和把尿把便的关系不大。
可以说,把尿把便姿势的危害性其实是被夸大了的。而且,它也确实是一种传统的如厕训练方法,流行于亚、非、美洲等很多国家。
但即便如此,笨爸爸依然不推荐家长通过把尿把便来训练宝宝自主如厕。
这是因为,正确把尿把便对家长的要求其实很高,它以宝宝为主导,家长须时常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表情等,及时发现宝宝的尿意便意,再抱起来把出,从而帮宝宝慢慢学会自主控制大小便。
但是,捕捉宝宝的尿意便意并不容易,弄不好就搞一个“屎尿横流”,所以不少家长将把尿把便变成了由家长主导的、甚至是强制性的行为。
定时把一下、想起来把一下、没尿也要把出几滴……错误的把尿把便会影响宝宝对尿意便意的感知能力、影响排尿排便反射的建立。强行把尿把便还可能使宝宝对如厕产生抗拒,并影响睡眠质量和专注力。
此外,不少把尿把便的长辈会给宝宝穿开裆裤,这容易导致生殖器感染、受伤等问题。而且在公共场所随意把尿把便,既不利于宝宝的隐私保护,也打扰到了其他人。
总而言之,长期采取正确的方法把尿把便并非易事,如果家长做不到遵从宝宝的意愿,那么频繁地把尿把便反而弊端丛生,不仅折腾了自己还苦了宝宝。
所以,笨爸爸建议给宝宝使用纸尿裤/拉拉裤,等到了合适的年龄和时机,再帮助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什么时候开始如厕训练?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大多数宝宝在18—24个月左右,可以脱掉纸尿裤开始如厕训练,过早训练反而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完全掌握相关技能。
不过,除了看年龄外,更重要的是看宝宝的生理和心理是否已做好准备。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评估:
①宝宝对坐便器、小内裤产生兴趣;
②宝宝能够听懂并执行简单的指令;
③宝宝能够感受到尿意、便意,并能通过表情、动作、语言来表达;
④宝宝能够自己或在大人的帮助下提裤子、脱裤子;
⑤在大人上厕所时宝宝会表现出好奇,并能够模仿大人的行为;
⑥宝宝的大便时间变得规律;
⑦纸尿裤脏了,宝宝会有不舒服的表现;
⑧纸尿裤能够保持2个小时以上的干燥,或午睡后纸尿裤还是*。
如果宝宝满足以上大部分的表现,那么如厕训练就可以提上日程,不然的话推迟一些日子(2岁半以后)也没问题。
另外,夏天进行如厕训练的确更方便一些,但其他季节也未尝不可,只要不是太冷,具体还是要看宝宝的准备情况。
如厕训练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如厕训练不仅需要宝宝的生理和心理准备就绪,也需要家长为宝宝提前准备好训练用品:
①儿童坐便器市面上的儿童坐便器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独立式坐便器、阶梯式坐便圈、坐便圈 脚蹬。
独立式坐便器的造型可爱,可自由移动,适用于如厕训练初期;坐便圈需要放置在成人马桶上,搭配阶梯或脚蹬使用,适合大一点已经掌握一定精细动作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