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开始,一年一度的毕业季也落下帷幕,在号称“史上最难毕业季”的今年,全国有超过1076万应届毕业生走出校园步入社会,有人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有人选择了继续深造。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的小陈同学本应在今年硕士毕业,但他主动向学院递交了延期毕业申请书,延长学生身份半年。小陈同学说,在今年上半年的校招他也收获了几个就业机会,但是不太满意。他不想随随便便找一个工作,主动延毕半年一方面是想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更主要是能有机会参加下半年的校招。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主动延毕”在国外大学中是颇为常见的,这就是“间隔年”(gap year)的一种方式。在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国家对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把控越来越严,硕士延毕率也随之上升,仅江苏一省,硕士延毕率就达到了15%。但除了被迫延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主动延期的行列。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辅导员李宜轩也指出,“主动延毕”现象折射出的是同学们就业观的转变,学校和社会除了对此保持更多的理解和宽容之外,更应该做好配套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从被迫延毕到主动选择
南京惠人人力资源公司总经理辛荣指出,在大多数HR眼中,延迟毕业通常被看作是应届生简历上的“污点”。一方面,延毕往往是被动产生的,考试挂科了、学分没有修满、论文答辩没有过关,只能被迫延毕,这意味着学业甚至能力上的瑕疵。而另一方面,延毕还意味着和同龄人脱节,人生节奏被打乱,在讲究步调一致的社会里,这往往意味着输在起跑线。
与因学业原因“被动延毕”的学生不同,“主动延毕”是应届生的自主选择。熊丙奇指出,这是给学生自我思考、自我完善的自主空间。过去,国内延毕的学生基本都是被迫延毕,但“主动延毕”在国外的大学颇为常见。许多国外的大学生在毕业或升学之前,选择休假一段时间,用于旅行或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这样通过一段时间的放空,让自己对人生有更清醒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但在国内,“主动延毕”往往不被人们理解,选择主动延毕的学生会被认为是“逃避”或者“学业不优秀”。常常受到家长或者面试官的质疑:“别人硕士三年毕业,你为何需要三年半或者四年?”于是,大部分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完成学业、就业,很难主动作出推迟学业的决定。
近两年,已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理性看待延毕的影响,不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部分同学开始选择主动延毕。李宜轩老师表示,主动延毕让学生掌握了学习时间与人生规划的主动权,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弹性地控制毕业时间。此外,通过延毕还能保留应届生身份,在来年的公考和校园招聘中保留一定的优势。但是,李老师也指出,学生不能将延毕当成逃避现实的“桃花源”,因害怕步入社会而躲在象牙塔里,因为这既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还浪费了一年时光。所以在选择延毕之前,同学们应该三思而后行,可以多与家长和老师商量。以他所在的学校的情况看,目前选择主动延毕的同学还是比较少见的,而且都是在毕业论文答辩环节主动放弃,然后转入通常情况下的延毕流程,可以说是被动情况下的“主动延毕”,但是论文答辩通过后却申请延毕的还没遇到过。李老师同时也承认,虽然放弃答辩选择“延毕”的同学仍是少数,但是整体趋势是有所上升的。这反映的也是同学们就业观的转变,不再为了就业而就业。
人生的轨道不应该只有一条
部分选择主动延毕的同学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初决定延毕还是做了蛮长时间心理建设的,毕竟偏离正常轨道是“危险”的。但偏离轨道本身不是他们的人生目的,他们只是觉得,人生的轨道不应该只有一条。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研究生小陈同学告诉记者,他研二便有了“离经叛道”的想法,当同学们沉浸在学术的海洋里时,自己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宠物店,一边读研,一边当起了小老板。临近毕业时,小陈感受到了压力,自己的论文进度远远落后于其他同学。再三权衡之下,他选择放弃论文答辩,自动延期一年,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延毕以后,小陈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放松,既能继续做自己热爱的事业,又有充足的时间去完善论文,从容地为自己的学生生涯画上句号。
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在读硕士杜好田的主动延毕理由是扶贫,为了帮助镇巴县兴隆镇土豆滞销问题,杜好田及其团队向当地引入彩色马铃薯种子,还开发出彩色马铃薯锅巴。恰逢毕业季,身为科技副镇长的杜好田,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以及肩上所挑的重担,他主动申请延迟毕业,这不仅是为自己的学业负责,更是为扶贫事业与乡亲们的期待负责。
当然还有部分同学想通过主动延期,有更多时间找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去年秋天,上海某211高校毕业生汪茜雨曾顺利得到一家心仪大公司的录用。今年3月,对毕业生活的美好想象却被骤然打破——这家企业突然毁约了。汪茜雨没想到还没毕业就遇上了行业危机。她无奈重新汇入春招的洪流,拿到的几个offer都不甚满意,她不想为了就业随便接受一份工作,索性延毕一年。
今年夏季顺利毕业的博士小徐也是主动延期的一员,他想利用延毕的一年继续完善学术成果。在博二时,小徐的课题就有了翔实的数据,使用这些实验结果发表文章足以毕业。然而小徐认为自己所做的课题意义重大,深挖下去将会有更有意思的现象,在与导师交流以后,他毅然提交了延期申请。
当被问及对后来者有什么建议时,以上这些同学纷纷表示,延毕就是个实验:好的结果是,我们能打破完美主义和同龄人焦虑,踏实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并且在以后搞砸的时候不会觉得天塌了;坏的结果是,这一年和往常也没有什么不同。其实这也坏不到哪里去,因为它会断了我们“停下来就会好”的幻想退路,让我们不会再在遇到难题时找借口退缩。
请给他们更多的包容和便利
在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曾谈及博士生主动延毕问题:“延期的毕业生无法享受国家各项补助,在承担科研、论文的压力之余,还要负担学费、住宿等费用,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在罗永章看来,那些为了高质量学术成果而主动延期的博士生,本应凭借出色的科研成果收获自豪和自信,结果却被多次延期折腾得灰头土脸,甚至被不了解情况的用人单位质疑学术能力,遭遇不公平对待。为此,罗永章在两会上建议对博士生毕业时间实行弹性化管理,从而合理制定博士生学制,以保证大部分学生可以不必延期而正常毕业。同时,制定科学的延期管理制度,使满足合理延期条件的博士生获得充分的时间,并通过设置资格考试、中期考核等方法,对不专心学业或科研能力不足的博士生进行严格监管,避免不合理延期,必要时及时淘汰。
熊丙奇也认为,主动延毕给了毕业生一个喘息的机会。人生很长,一年不算什么,在这样一个前进、前进再前进的社会中,停下来和跑起来需要的勇气往往分量相当。主动延毕的意义绝不止于给学生更多选择,而是大学越来越包容、学生求学越来越理性的体现,通过延期毕业学生自己可以主动把握大学学业、规划职业生涯的走向,真正体现了“我的大学我做主”。
当然,主动延毕目前在国内尚不流行,很多学校甚至没有设立对应的办理程序。对于那些勇敢选择延毕、重整人生的同学,他们需要更多的支持和包容。熊丙奇指出,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不仅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更要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办法。此外,可以安排相关老师引导学生合理地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使得学生能够理性地作出延毕决定,并要建立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此外,主动延毕范围也可以适当扩大一下,目前还是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很少能够选择主动延毕。中南大学本科毕业生田愿说,去年本想申请去新加坡读研,却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申请,她打算今年再试试看。但是大半年的空窗期让田愿非常苦恼,这对她申请留学会有一定影响,如果能够主动延毕,继续跟着老师做项目,就会方便很多。
实习生 樊骏 江苏经济报记者 尹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