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2022-10-01
今天是十月一日,新中国成立73周年纪念日。
我们国家是一个工农联合创造的新社会,因此想借此机会跟大家聊一聊我在老家农村见过的生活。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光着脚丫子在农村留下过无数的脚印,同样也让我对农村注入了不一样的情怀,虽然那时家境不是很好,但我的童年过得也是自在快乐。无论我走到哪里都会记得那块养育了我的土地,也许这就是我的根。
前段时间一根玉米冲上了热搜,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人们已经开始关注农村生活了,农村人也可以在一些社交媒体上讲述一些事情,这是好事,但更多的是要保持自我的独立思考,不能被舆论带偏,不然被人家卖了还在帮人数钱,这就不是什么好事了。
我在农村见惯了这片土地上劳作的人们从播种到收获的艰辛和喜悦,每逢冰雹干旱等灾难发生时人们的无奈。我觉得作为一个农村孩子应该用文字记录下来那里发生的一切,要不然人们只是关注到了秋收和夏收的喜悦,却感受不到粒粒皆辛苦的付出。
诗人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俗语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从这些流传下来的经典中我们也能感受到播种以及后期水肥对于秋收的重要性,每年为了保证有个好收成,播种是一切劳作的开始。
轰隆隆的联合收割机来了,土地像是被推子剃过一样,将麦子和秸秆分离。
小麦是在秋收过后,人们开始从浇水施肥、松土再到播种一整个环节都是需要人,当大家把土地小麦种下去以后过去是需要人去起垄、压实保水等工作,定期需要去检查小麦生长情况。
听老人讲,我的老家那边在还没修成大渠之前,基本靠天吃饭,什么时候播种基本靠天,要不然即使播下去也不能够成长起来反而因为过早松土导致仅有的水分也被蒸发完了。
一切做好后,人们开始期盼着冬天的雪,他们不是因为雪花漂亮,而是因为地里是否有降水给土地盖上水润的棉被。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风霜雨雪后,我们迎来了收获的夏粮,轰隆隆的联合收割机来了,土地像是被推子剃过一样,将麦子和秸秆分离。
在我的认知中:大部分玉米是用来喂猪的,自己想解馋了掰两根嫩玉米煮了吃。
玉米的种植,在我们当地是要等到麦夏前后进行种植,过去有人牛马骡子等牲口拉着篓在麦地里种植,现在大多数是使用机器拉着播种机进行播种。
种植完成之后就要等待着玉米成长起来,如果长势不好或者其他问题都要进行补种。
当玉米苗长到大概十五公分左右的时候由于种植密度大需要将玉米苗的间距控制到大约20~30cm 之间来保证玉米苗的养分吸收以及叶片合理的光合作用。
前期工作没问题了,剩下的就是玉米的后期追地肥、喷洒叶面肥、除杂草 等等。
今年爸妈身体都不好,我问老爹今年玉米收的怎么样了,他跟我说,“玉米收割机收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