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着口罩去抄底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平型关大捷是抗日战争一次重大胜利,对抗日军民的士气提升影响重大,意义深远。这次大捷发生于1937年9月25日的山西大同市灵丘县,成功地打破了日军“百战百胜”的神话,中国军民沉浸在胜利的欢腾和喜悦之中。不过这次大捷之后,有一个人却并不高兴,他就是统治山西的军阀阎锡山。
平型关属于阎锡山固有地盘上的一处战略要地,国军29军在察哈尔被日军击败后,阎锡山为了防范日本人乘胜追击、继续进犯自己的地盘,才组织了抵抗行动。作为第二战区司令,在这场战役中他“命令”八路军部队在外围支援。说是“命令”,其实更多的是联合,或者说是“邀请”。可以说,八路军是这次战役中阎锡山请来的增援力量。
严格来说,平型关大捷和平型关这个地名的关系并不大,因为当时八路军伏击日军的战场有3个地点是在平型关附近。而平型关战役的主战场,是由晋绥军负责的。
左一为彭德怀
中国军队当时使用的地图不是特别精确,连国军精锐部队的地图都不能清晰准确标定自己在哪个位置,更何况当时条件简陋的八路军。在这场战役之中,八路军“客场作战”,当然也不可能在地图上准确标注在什么地方打仗,只能概略称之为到“平型关地区”作战。
在阎锡山原定的平型关作战计划中,没有让八路军太多参与核心任务,只是请八路军负责在外围伏击日军的辎重部队,正面则由阎锡山的晋绥军中最精锐的几支部队之一——郭宗汾部驻守。本来,按照晋绥军和八路军的作战计划,是郭宗汾部队在前一天发动全面进攻,打掉日本人的主力部队,八路军在后路包抄日本人的运输队。然而,八路军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郭宗汾所谓“全面进攻”,却成了一个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