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日酷暑疾风骤雨的夏天,我已经闻到了秋天的气息。
是的,随着太阳把温度越推越高,接近峰值的时候,秋天已经在悄悄赶来的路上了。
秋分之后,连着几天阴雨,消散了大地上炙热的空气。早晨起来,走在路上,微风拂面,还有丝丝凉意。妻说,以前秋分之后总是还要热一段时间,今年真是奇怪,过了秋分真个就是秋天了。
其实,这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这些年由于环境破坏,世界各地的气候有些反常,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也频繁出现。包括近两年来无影去无踪的新冠病毒,也害得世界不得安宁,人类紧张兮兮。
无常的时事,无常的人生,我不禁又想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诸葛亮来;不禁想起刘欢那句“苍天你太不公,大地你太无情”的歌词来;不禁又想起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油尽灯枯、虚弱无力的诸葛亮拿起笔来给后主写奏表,手中的笔却几次跌落下来;不禁想起诸葛亮临死前把平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姜维,又有条不紊地给马岱、杨仪交代后事;不禁想起诸葛亮通过探病的尚书李福给后主推荐董允、费祎先后继任丞相,当李福问到“费祎之后呢”的时候,诸葛亮几次摇头,避而不答,他是不是已经清楚了蜀汉的结局?
他也曾经是意气风发的少年,他也曾经是抱膝长吟的名士,他也曾经“草庐呈三顾,促膝纵横论”,他也曾经谈笑间令樯橹灰飞烟灭,他也曾经协助刘备成功逆袭鼎足三分,他也曾经白帝托孤临危受命,他也曾经深入蛮荒之地七擒六纵征服了少数民族的心,他也曾经临池观鱼不动声色退去了司马懿的五路大军……
是的,他有自己辉煌灿烂的一生,足以彪炳史册名垂千古。可是,再英雄再伟大的人物人生也要落幕,这是谁也解不开的死局,最终只能以死来破局。
人总是要死的,谁也躲不过。当年三顾茅庐的三兄弟都已经先后作古,诸葛亮只不过比他们年轻些。年轻就是好啊,一群热血沸腾的创业者在一起,有核心、有勇略、有智谋、有大志、有仁义,即便被追得没有立锥之地,也可以豪气干云、意气风发地打出一片天地来。
这才过了多少年,关羽死了,刘备死了,张飞死了,连曾经的五虎上将黄忠、马超、赵云也先后死了。关羽失了荆州,当初三分筹策东西合击的计划已经落空,只剩下从西线进攻长安这条唯一的道路,孤掌难鸣,但也必须一条道走到黑。有希望,要坚持;没有希望,也要为当初的理想去奋斗,为当初答应刘备的承诺去努力,这才是那个矢志不渝的诸葛亮。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蜀中文武日渐凋零,事实上,诸葛亮知道当初那个“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梦想越来越远了。所以他才在给后主的表文中说“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於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其实也就明确告诉刘禅,北伐不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经过多次北伐,诸葛亮已经明白,蜀国和魏国在地理面积、人口数量、军队人数、综合国力等方面都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不去主动北伐,魏国就会乘机消灭蜀国,被动防守不如主动进攻,进攻也是最好的防守。何况主动去进攻,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说不定会取得成功。
他知道,北伐的制胜关键之一是粮草问题。他费心筹划,发明了木牛流马,又带着部队在五丈原屯田解决军需问题。五丈原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南靠秦岭,北邻渭水,东西皆深沟,地理位置险要,距离长安也很近,的确是理想的屯兵场所。只是他的对手老谋深算的司马懿就避而不战,直到耗尽了诸葛亮的最后一丝心血。
面对这样的结局,诸葛亮不甘心也无奈,蜀军将士和蜀国朝野仓促间也不能接受。只是,在天命面前,人力有时真不能及。假如诸葛亮没有如此事必躬亲忧劳国事,假如老天多给诸葛亮十几年寿命,谁知道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历史总是在划过天空之后留给人们沉思。当诸葛亮卸下一生的辛劳,他的灵魂会不会从五丈原的病榻之上冉冉升起,看一看他远在山东的琅琊故里,看一看他在南阳的躬耕之地,看一看他一生征战的踪迹,看一看他尚在成都的妻子和孩子。不忍别,终须别,轻轻地他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
他是为使命而来的,为事业而来的,为苍生而来的,为理想而来的,也许还是为了让我们追随和仰慕而来的。他用儒家的担当成就了一个读书人的极致追求,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不贰的忠臣智者的形象。
高尚、洒脱、智慧、忠诚、博学、仁爱,有普通人的情怀,有政治家的担当,有军事家的谋略,有外交家的风度,有星相家的神秘,有发明家的才能,包括人格等方面近乎完美。当人生走到尽头,他也有哲学家的通透,不慌不忙地安排好身后事,坦然接受必将到来的结果。
诸葛亮去世的五丈原北邻渭河。我不仅联想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在西安高陵,有一处奇特的景观,渭河、泾河在一起交汇与碰撞,两河之间的清水和浊水却不相融,留给我们“泾渭分明”的成语。经过千百年的交汇与碰撞,历史大浪淘沙,“诸葛大名垂宇宙”,他依然是我们心目中的那股清流,清可见底,洁白无瑕,不过绝不同于古往今来那些自我标榜的“清流”。
1982年,中顾委黄镇游览时题七绝一首:“巍巍平坦五丈原,诸葛当年恨绵绵。天下三分势难改,呕心沥血汉祚延。”依山傍水的五丈原因了诸葛亮早已闻名于世。三国的那段风烟早已飘散,只有五丈原的诸葛庙留给我们无尽的唏嘘感叹。
作者简介:左德浩,微信名饮茶洗心,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青作协会员,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中小学优秀教师,南阳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任职于南阳市第十一小学,喜欢读书思考,行走红尘,静观人生。
审核:文子 | 责编:王芳 远岫 若谷 | 编辑:陈丽 | 图片:网络
本文内容系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大河文学"(ID:daheliterature);首席法律顾问:河南凌峰律师事务所崔素芳律师;编辑*dahewenxue2020